种玉米教案5篇

时间:2025-07-18 作者:Mute

教案的质量不仅关系到教学效果,也影响到学生的长远发展,教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需认真对待,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种玉米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种玉米教案5篇

种玉米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玉米的外形特征,并把看到的玉米画下来。

2、能根据玉米大胆想象,并用语言表达。

3、体验借形想象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图片观察

(一)观察外形

师:这是什么?它的外形有哪几个部分?

师:它是怎么样的?

小结:原来玉米是由玉米粒和玉米须组成。

(二)细节观察

师:玉米身上的玉米粒长什么样?看起来像什么?

师:玉米须像什么?

(三)不同切面的玉米

师:来看看横切面的`玉米和竖切面的玉米分别像什么?

二、刻画范画

1、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你喜欢的玉米,首先你要画一个自己想要的玉米切面,然后将轮廓画在白纸上。然后转一转,想一想,它像什么?

2、现在请你也来画一画,画好后马上拿上来。

要求:

1、画的时候不说话,不能打扰别人;画完盖好笔盖放回盒子

2、听到钢琴声后自己把画钉在kt板上,画和画要并拢

三、互动评价

1、自评:谁来说说自己画的是玉米的哪个面?

2、同伴评价:你觉得哪个玉米变的最有趣?有趣在哪里?

3、教师肯定评价。

小结:每个小朋友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创造出这么多玉米变形的造型,下节课我们试着变一变

种玉米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图,大胆运用连贯、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

2、观察画面,感知黑熊的动作、表情、心理以及对话,理解画面内容。

3、喜欢参加排图讲述活动,增强想象力、推理能力。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大幅图片四幅,幼儿人手一份小图片,一张小熊手拿锄头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黑熊图片导入。

1、提问:这只黑熊手里拿的是什么?猜猜它要去干什么?(幼儿大胆猜想)

2、黑熊去种玉米,为什么想到要去种玉米?(让幼儿自由讲述)

二、幼儿自主排图,大胆讲述自己编的`故事。

1、出示四张小图片,告诉幼儿:黑熊种下玉米后又做了哪些事,它种的玉米是不是丰收了呢?这些答案都藏在这四张图片里。

2、讲述排图时的要求:看一看,想一想、排一排、讲一讲。

3、幼儿自主排图,自由讲述。

4、请部分幼儿上来排大图并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

三、集体讨论图片内容。

(出示图一)这是什么季节?春天到了,黑熊在做什么?重点引导幼儿想象黑熊种玉米的动作。

(出示图二)每天早上,黑熊到玉米地里做什么?累得怎样了?重点引导幼儿想象黑熊在干活时累得满头大汗时的心情。

(出示图三)这是什么季节?黑熊在干什么?它的心里觉得怎么样?重点引导幼儿想象黑熊收获玉米时的心理活动。

(出示图四)收获了这么多的玉米,黑熊示怎么做的?小动物们会说什么?重点引导幼儿想象黑熊和朋友之间的对话。

四、教师讲述自己的排图讲述。请幼儿回忆老师说了哪些与幼儿不一样的话。

请幼儿再次自己讲述,可以按照老师的排法或其他小朋友的不同排法。

教学反思:

根据本节课的活动目标,设计的教学环节比较合理,教学具的准备也很充分,充分地调动了幼儿的眼、手、脑等参与感知活动。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是在引导幼儿深处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方面有欠缺,思想教育的内容没有全面展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并存,充分调动的积极性。

种玉米教案篇3

设计意图:

这些日子来,家长们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嬉戏、玩耍,发现了大自然的许多小秘密,并纷纷地把这些小秘密带到幼儿园中与同伴分享。其中,很多孩子对玉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玉米是怎么长出来的?小小玉米粒怎么会那么整齐地排列在玉米上?玉米除了吃,还有什么用处?

在教师带领幼儿认识玉米后,大家仍然意犹未尽,还想用自己的小手对玉米进行变身活动,经过师生共同探讨,很快就生成出"我和玉米交朋友"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在认识玉米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2、引发对玉米制作物品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玉米棒、玉米包衣、玉米须、玉米梗、玉米粒若干。

2、胶泥、色纸、胶水、彩笔、去掉尖头的牙签、棉签、剪刀、图钉、颜料、毛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各种不同的.玉米材料

1、这几天,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玉米,现在请你们去看看它们都有些什么?都有哪些特点?

2、幼儿带着问题观察活动区里各种不同的玉米部件,教师倾听幼儿的交谈。

3、引导幼儿讨论:

刚才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摸上去后有什么感觉?

二、引发联想

1、这些玉米棒、玉米须、玉米包衣……它们看起来像什么?

2、如果把玉米包衣和玉米棒或是玉米粒和其他的玉米部件拼起来像什么?

三、创作玉米作品

1、幼儿自由结伴讨论创作主题。

你们能用这些玉米部件合作制作出一些东西吗?

2、制作前议论:

如果遇到……的现象,你会?

3、鼓励幼儿合作,并会根据主题选择玉米部件进行创作,教师适时给予帮助。

四、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与评价教师肯定和接纳孩子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创作的快乐。

活动反思:

在幼儿观察玉米部件的时候,虽然幼儿身处农村但对玉米的认知表现得很陌生,只知道有玉米粒而对其他的玉米部件不了解。由于老师解释得不到位,在讨论的时候出现了卡壳的现象。老师很急躁,拼命解释都无济于事,引发幼儿联想,把玉米粒和玉米棒拼起来后像什么,再次引导幼儿讨论创作主题后进行创作,最后展示作品。在这一环节中幼儿都能动起来,拼贴出不同的图案。

种玉米教案篇4

活动目标

学会用玉米粒粘成梅花。

经过学五谷画,进一步对玉米认识。

活动准备

卡纸上画好腊梅树与枝若干。

玉米粒若干、胶水。

活动过程

一、玉米粒

1、今天老师带粮食来了,一起猜猜老师带的是什么粮食那?

2、看小筐里就知道了,小朋友们认识吗?

3、这个黄色与白色组成的叫玉米粒。

4、今天老师教你们玉米粒变身梅花就是粘画,小朋友们想学吗?

二、学用玉米粒粘成梅花

1、把卡纸平铺在课桌上。

2、五个玉米粒粘成一朵梅花。

3、两三个玉米粒粘成半朵梅花。

4、一个玉米粒粘成凋落的梅花瓣。

5、把玉米粒粘在画好的.腊梅的树枝上。

三、小结

1、教师教好粘法,让幼儿按自己想法去粘。

2、教幼儿时多加重复的讲和指导。

3、共同欣赏作品。

种玉米教案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16个,会写其中的8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

难点:理解内容。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课文,其余同学听,师生评议。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

4、说一说课文中哪些字音要注意读准。

二、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领读正音。

2、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形的书写。

玉:“王”字加一点。

粒:米+立

粮:米+良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描红,再在田字格里书写。

三、组词。

玉()()()粒()()()

粮()()()行()()()

必()()()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16个,会写其中的8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

难点:理解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指名分段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几个动物和玉米的关系。

二、朗读感悟

1、理解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2、师生共同评价。

3、理解学习课文第4-10自然段,思考:

(1)松鼠向小兔借到了什么?(一把干蘑菇)

(2)松鸡向小兔借到了什么?(一碗豆子)

(3)刺猬向小兔借到了什么?(几颗红枣)

4、研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1)男女同学分别读前两个自然段,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思考:小兔为什么不借玉米棒子?

三、总结全文。

四、作业:

照样子写句子。

例:冷冷的北风吹在脸上,像针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