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心得体会能帮助我们梳理经验,将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思考,在写心得体会时,建议使用分段的方式,使结构更加清晰,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消防安消防知识安全讲座心得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消防安消防知识安全讲座心得篇1
学好消防知识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减少火灾的发生而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就是火灾。一个小小的火星可以使大自然的`宝贵资源遭到破坏,可以使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化为灰烬,可以无情地夺走人最宝贵的生命。
为了让全校师生更深入地了解消防逃生常识,使每一位师生都树立起消防意识,真正掌握好消防安全知识,并具备自救互救的能力。我们学校准备在“119消防宣传日”举行消防大演习。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带一条毛巾,到时需要用。
下午第二节课一上课,我们先听了消防知识讲座。消防叔叔给我们讲了一些平时火灾发生时应有的常识:如打119电话、大声呼救、等等,紧接着就是火灾逃生演习。校园里响起了电铃声,一听到铃声,老师一边指挥我们赶紧离开教室,一边教我们把毛巾捂住鼻子,并排好队有秩序的下楼。我边听边快速拿出毛巾轻轻地捂住鼻子,然后弯着腰紧跟着同学跑向操场。紧张的逃生刚结束,接着是灭火演习。校长洪亮地宣布:“灭火演习现在开始!”话音刚落,操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消防叔叔们把大火点燃了。火好大呀,在这燃眉之急消防叔叔个个不慌不忙拿起灭火器,先拔出钥匙,然后把灭火孔对准着火点,再按下开关,只见粉沫纷飞,我还来不及看清楚火竟然灭了,叔叔们的动作好快呀!后来五、六年级的学生代表和老师代表也去演试了试,演习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在演习中,我学会了如何安全逃生,如何灭火,也深深的明白了,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镇静,不要慌张,真是受益匪浅。
学好消防知识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减少火灾的发生而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让我们日益强盛的祖国更加祥和安宁!
消防安消防知识安全讲座心得篇2
“叔叔,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伴着同学们的告别,叔叔们笑了。那笑容特别美!
晨会结束后,我们排好队,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去消防站参观。走进消防站大门,我就看到了一排火红的消防车,它们像一个个士兵整齐地站立着,随时等候命令。威武的消防员叔叔,早已在等候着我们。
首先,消防员叔叔给我们介绍消防用具。第一个介绍的是消防水枪。消防水枪有大枪口和小枪口。口大的水枪用来灭较大的火,口小的水枪用来灭小的火。消防水枪还有很多种类。还有多个口的水枪,只要把水枪的.大口和水带连接起来,水带就会供水,提供足够的水来救火。我上前掂量了下,发现水枪很重,救火时大水冲出来是不是更重了呢?消防员叔叔真是了不起,发生火灾的时候,穿着消防服,还要扛着重重的水枪,更重要的是,还要在最快的速度内去灭火救人,真辛苦啊!
第二个介绍的是氧气罩和氧气瓶,他们是一个组装在一起的装置。因为救火时会有大量的有害物体,就得戴上氧气罩,背上氧气瓶进入火场,这样就不会被烟呛到。我不禁想到了电影《烈火英雄》中,消防员叔叔带着这种装备,进入火场奋勇救人的片段。消防叔叔还介绍,如果去救人,就会在消防腰带上再绑一个氧气罩,给受害人员用。我不禁对消防叔叔肃然起敬,消防员叔叔简直就是我们的保护神!
第三个物品就是泡沫和沙子。这两样东西是用来灭比较大的火。比如:流淌火。什么叫流淌火?通过叔叔的介绍,我的脑海中浮现出《烈火英雄》中流淌火的画面,那是像水一样会流动的火,越是浇水火势越大。电影中,消防员们就是用泡沫灭掉这种流淌火的。只要能灭火救人,什么样的困难都难不倒消防员叔叔!
接下来,到了最激动人心的环节,消防叔叔竟然给我们表演剪钢筋。这让我的小心脏砰砰直跳。只见一位叔叔把开动了发动机,拿起“大剪刀”,“大剪刀”在消防叔叔的控制下,角度越来越小,突然,“崩”的一声,钢筋断了。原来,平时在新闻中看到消防员叔叔剪断钢筋救人,就是这样操作的。叔叔真了不起!
消防站之旅到了尾声,我们都纷纷感叹,增长了不少消防常识。我们开心地与消防叔叔合了影。“叔叔,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伴着同学们的告别,叔叔们笑了。我回头看着消防员叔叔,心想:哪里有火灾,哪里有困难,消防员叔叔就出现在哪里,他们坚强、无私、勇敢,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他们虽平凡但很伟大,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消防安消防知识安全讲座心得篇3
昨天下午公司邀请到xx市政安消防知识科教站的xx教官来我公司进行消防知识讲座。听完讲座后,我意识到自己以前对消防安全知识的认识是显得那么匮乏和无知。虽然我们平时对一些基本的火灾安全也有一些防范意识,
但认真听完罗教官的讲述,一段段因麻痹大意或无知造成的揪心的.触目惊心的残酷案例视频,一组组因火灾事故造成的巨大财产损失和无数伤亡换来的天文数据。在场所有听课的人都被深深震撼,大家才意识原来危险离我们是如此之近,也才意识到我们对消防安全方面的知识是如此的无知。我想无须举例曾经发生过的火灾是如何可怕,造成的灾难和对亲人的伤痛是如何巨大,每天我们通过媒体耳闻目睹的灾难已经够让我们揪心和恐惧了,为何不能给我们警醒和提示呢,或许天灾我们无法躲避,但人祸我们为什么不能主动去防呢。
因此我也有了许多感想:单凭偶尔组织有限的人员听课是不够的,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认识和支持,从每一个个体做起,相信灾害会降到最小,就像xx教官讲到的“一人防火不叫防,众人防火稳如山”。
随后xx教官还结合实物向我们仔细讲解火灾发生后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和逃生自救器物,这时大家又恍然,原来我们身边的许多东西在遇到火灾时还能这么用,关键时候能救自己甚至是家人的生命。
消防安消防知识安全讲座心得篇4
昨天下午学校组织老师们听了一场消防安全的讲座,看到视频中火灾现场人们惶恐无助的场面让人感到真的是很揪心,很无奈,看到灾后侥幸逃生的人们被火烧的面目全非的样子,只能感叹水火的`无情。听专家讲火灾中死亡的人数多数死于无知,不知如何逃生,平时就没有思危意识,当遇到危险时就会惊慌失措。要想减少灾难时的死亡情况,平时就要处处留意所处的环境,熟知逃生通道,配备一些必要的消防设备,培养自己的思危意识,只有这样生还的可能性才会提高。
专家介绍当火灾发生时,往往几分钟甚至几十秒钟就会使大火蔓延,冒出浓烟,而浓烟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火灾中丧生60%是窒息死亡,所以人们不仅要具备一些必要的逃生知识,还要配备一些必要的设备,比如:家里安装烟雾报警器、厨房里安装燃气泄露报警器、必要的烟雾过滤面罩、灭火器,只有这样才能应对现代城市所面临的灾难。但是这样的装备和知识中国城市老百姓中有多少人了解,更不要说农村的人们。不说别人,就说我自己,消防年年讲年年学,一些常识还算了解,但真正遇到我能做到临危不乱,顺利逃生吗?家中这样的设备更是一样也没有,总认为这样的事情离自己很远,这些东西用不着放在家里是一种浪费,其实是心里面并没有真正的重视它。
以后真的要准备一些必要的设备,比如报警器和面罩,尤其是给父母和公婆家里,人年龄大了就容易忘事,有个报警器会增加安全性。
消防安消防知识安全讲座心得篇5
6月8日下午,公司企管部邀请市消防支队王教官在公司大会议室成功举办了公司及分公司消防安全培训,公司领导及公司管理人员都积极参加了培训。
王教官结合消防安全制度以及各类火灾案例,对如何树立公共消防意识、预防、杜绝可能引起消防事故的内外隐患、个人面对突发火灾事故应如何进行救灾及逃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参会人员深受教育并作了详细笔记,各部门主管也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消防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通过这次培训,公司要求各部门要深刻吸取近期国内火灾事故教训,强化四项措施,构筑夏季消防安全“防火墙”,做到警钟长鸣,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一是消防知识普及到位。做到举一反三,向员工宣传科学防火知识及火灾现场扑救和逃生常识。
二是应急预案落实到位。对防火紧急事故处理程序、消防疏散方法、火灾扑救措施等予以明确,增强了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安全隐患排查到位。坚持每日巡查,尤其加大了对重点部位的巡查力度,对车间、办公区、宿舍区等重点部位要求落实具体消防安保措施,用电线路、消防栓、灭火器等重点部位安全性能定期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整改排除。公司会不定期对公司及分公司的消防安全进行检查,监督消防安全机制的落实度,确保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加消防培训的企管部吕总有感而发: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是可怕的,可是没有消防安全知识更可怕!有多少人因为火灾自救知识的缺乏而无辜丧命。生命只有一次,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同时也是最脆弱的,请我们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安全生产、安全工作、安全生活,共建平安和谐的社会。
消防安消防知识安全讲座心得篇6
一、消防安全工作必须积极贯彻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的方针, 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这就是因为没有把防范火灾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导致的,而做好预防工作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彻底消除火灾隐患、提高防火意识为目的,以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尽管我们对消防安全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列入每次办公会的议题,加强了各方面的防控,已经有了一定的防范意识,但通过这次培训,发现现有防范意识程度还是不够的。不论是一线老师和学生还是管理人员,都应对本岗位可能涉及到的火灾风险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关设施有全面充分了解,都应该定期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包括: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各部门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
三、消防安全工作要做到“三个抓”
不为隐患留空隙, 第一是要“抓重点”。要经常组织进行防火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要记录在案并及时研究整改,必要时,可组织建立义务消防队,不仅可以及时扑灭前期火灾,更重要的是通过义务消防队的组织,将消防意识和技能深入到各部门的各方各面。 第二是要“抓薄弱”。相对消防安全隐患少的地区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区,但相对安全隐患少并不代表没有安全隐患。第三是要“抓细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火灾的防范要从大处着眼,但应该从小处做起。,细节不容易引人注意,几乎所有的重大事故都是由于起初的“不注意”、“不小心”引起的,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很容易成为小事故的放大器,使得星星之火由此而燎原。
消防安消防知识安全讲座心得篇7
2月21日下午3点半,区教体局邀请了消防大队席乐辉教官给幼儿园全体教职工讲授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珍惜生命,远离火灾”。席教官讲解了防火的重要性及一些理论知识,也结合一些消防案例事件,对火灾发生的原因、类别、过程、危险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对如何开展消防安全检测、安全学习、安全检查,以及火灾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逃生等知识进行了阐述。席教官的课,增强了我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了我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幼儿园消防工作更好的做法。幼儿园的消防要做好以下几点,才可确保师生财产安全。
一、领导要重视。这是幼儿园消防安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首要保证。各部门的负责人作为消防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大对安全工作的管理力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查处隐患限期整改反馈,切实地把消防安全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相结合,确保各项工作能顺利进行。
二、宣传教育要到位。这是企业消防安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第一前提。要通过开展培训讲座,发放消防宣传资料和组织专业人员到生产一线宣讲等形式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要达到100%,提高教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教职工在事故发生时的施救、自救能力。
三、制度措施要到位。这是幼儿园消防安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软件保障。要根据上级有关消防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并严格抓落实,奖优罚劣,保障消防安全的各项工作能正常有序开展。
四、消防器材配备要到位。这是幼儿园消防安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硬件保障。根据消防管理部门,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对到期的器材及时换药,以备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启动。
五、思想意识要到位。这是幼儿园消防安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提高安全员的业务素质,培养出一支具备不计得失、乐于奉献、忠于职守和敢抓敢管精神的专业队伍,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升企业对事故的防范能力。
总之,通过这次对消防法规和消防实用知识的学习,对消防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牢牢得记住了“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消防安消防知识安全讲座心得篇8
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消防安全知识,使每一位同学都树立起消防意识,掌握好消防知识,并具备自救能力,20xx年3月25日下午,我校特邀xx市消防支队xx区大队xx中队的彭警官,为我校学生做了一场生动的消防安全知识的专题讲座。
此次讲座彭警官抓住小学生的特点,从火灾发生后报警的注意事项,如何从火场逃生,如何防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培训。最后还进行了消防知识的有奖竞猜,同学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短短近一个小时的讲座,内容丰富、生动翔实,受到了全体学生的一致好评。
安全工作是我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讲座,同学们认识到安全事故的教训是深刻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任何事情我们都要从大局出发,从小处着想,生命无法重来,安全不能等待。
为了增强教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促进大家消防安全的技能提升,10月19日,xx幼儿园邀请xx消防协会的专业人员来园举办了一次消防知识培训,我园全体保教人员参加了培训,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浓烟中逃生的时候,是应该低姿弯腰,还是匍匐前进?”“浓烟情况下,怎样正确利用手中金贵半瓶水?”“车中遇突发意外但找不到安全锤,可就近用何物品砸开车窗?”“油锅起火,用什么办法救火最好?”
培训人员用一系列与日常贴近的安全常识问题抛砖引玉,引起教工们热烈的讨论与互动。在此基础上,又重点从躲避火灾烟雾、燃气消防、电器消防三个方面详细讲解了防火减灾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常用消防器材、用具的使用进行介绍和演示。贯穿前后,培训人员都在让教工们明白一个重要观点:火灾通常情况下不是天灾,而是一些行为错误引发的灾害,许多惨重灾难的发生也不是人力不可抗拒的,而是许多不安全因素凑到一起造成的。因此,要想防火减灾,增强日常安全意识,懂得安全知识刻不容缓,消防潜意识应该成为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这次消防培训是一次全体教职工的安全教育学习,它不仅让教工们学到和掌握到了一些实用的消防知识和方法,还进一步增强了每个人头脑中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对校园平安、人人有责、安全防范、防微杜渐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