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的作文8篇

时间:2025-09-25 作者:Indulgence

每一篇作文都是情感的纽带,连接起我们与他人的心灵,通过精心构思和反复修改,作文能够展示出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眼界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眼界的作文8篇

眼界的作文篇1

生活中我们往往追求物质的享受,以为幸福与金钱成正比,却忘记了精神上的贫乏。然而你是否想过,眼界的高低,直接决定我们生活的质量?

眼界不只是眼见的范围,更是心灵的高度。井底的蛙只相信天有井口那么大,因为它的心局限在深深的井中,想不见所见之外的天空,注定了它永远只能是在井底哀鸣,而不是翱翔在天空的鸟。

余秋雨在出版《文化苦旅》之前生活安逸,然而他不想让安逸的生活所困,于是毅然辞职,遍访名山大川。艰苦而新鲜的旅途开阔了他的眼界,也提升了他心灵的高度。于是我们有了他娓娓道来,浸润了礼貌古迹灵气的散文。别只是让安逸所困,勇敢地去追求更开阔的眼界吧,困为心灵的高度永无止境。

因为有开阔的眼界,宗悫才能有“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豪迈气概;因为看得见“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荣耀,太史公不把目光局限在身受宫刑的耻辱,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因为将眼光局限在一时成败,忘记了“江东子弟多才俊”,项羽彻底失去了卷土重来的机会;因为他的眼界中仅有那回眸一笑百媚丛生的美人,李隆基忘记了天下苍生,开元盛世一去不返,安史之乱祸国殃民。开阔你的眼界吧,因为开阔的眼界才能帮我们树立远大的梦想,成就人生的辉煌。

记得这样一个商人,开着一辆小排量的汽车,速度慢得仅有别人超他的份。致富后,别人都以为他会立刻换车,他却淡然一笑道:“为什么要分秒必争呢?速度太快,不安全;速度再慢,也总有车会在红灯下等我。”我真心佩服他的宽广的眼界,也仅有眼界如此开阔的人才能在纷纷攘攘的世界里坚守心灵的净土而不是随波逐流地去抢夺那些名誉、地位……假若一味为车所累,各式名车层出不穷,也许到头来他还是郁郁寡欢,困为总有人比他还快。眼界决定我们的心境,决定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决定我们生活的质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眼界开阔无以宁静致远。开阔你的眼界吧,因为决定你生命质量的,不是财富,不是地位,而是你眼界的高低。

眼界的作文篇2

眼界即心界,眼界有限而心界无限。

于丹说,云比天大,因为云可以遮蔽天空;风比云大,因为风可以使云消散;眼界最大,目光所及皆在眼中,而心比眼大,眼所未及,皆在心中。所以说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者”,多是心胸广阔者。

眼是心灵之窗,不开窗的心灵又常是阴暗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开阔自己的眼界。

我们需要去学习,去汲取知识而滋养一颗善良的心。愚昧的心是混浊的`,是分不清是非对错的,一旦愚昧,人就显得盲目,好像夜行的瞎子,即使点着烛光,眼前也是一片黑暗。

眼界就是觉悟,眼界开则觉悟深,眼界狭而觉悟浅。

风吹过树尖,叶子轻轻颤动。眼界狭则只会觉察到风动,眼界浅则只注意于叶在动,只有眼界阔才会明白其实只是心在动。佛祖拈花,只有迦叶一笑,这就是禅机,这就是悟道。不是眼中有禅,不是心中有佛,则不能领略其中真谛的。眼界恰是那登天的云梯,当眼界开阔的时候,心灵也就更接近精神的天堂了。

眼界是气魄,是内在气质的外在体现,透过眼睛,你看到的将是一颗炽热的心。

岳阳楼上,范仲淹成就了一句“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有了在心头”,于是一颗忧国忧民之心照亮了整个洞庭的湖光山色吧。眼中是一片大好河山,于是在诗人的入眼中就被放大成了整个天下。至于目光短浅者,恐怕难以领略圣贤之心了。在范仲淹眼里,我们看到的是他的气魄,还有他那敢为天下先的执着信念。

眼界同样是胸襟,是容人之量,是从自我升越到兼济他人的桥梁。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上能走马。所以也可以说,眼中能容了别人的人,心中也必然能容了别人。倘无容人之量,即使才华横溢,也难免英雄气短。眼里容得了沙子,心中才能装得了天下。

凡事皆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有眼界开阔了,才会闭了眼也会看到一个晴天。

眼界的作文篇3

一只蚂蚁拖着一穗麦子,它发现无法拽进窝里,就把麦子拖到一边,为其他蚂蚁让路。这,就是一个生命的格局。

格局是一种气度,是一种情怀,是心灵里山高水阔,是精神深处天地澄明。有大格局,才会成就人生的大气象、大意境、大趣味。但无论多大的格局,首先要有一种容纳、一种尊重,胸怀里要盛有世界,心底里能装下他人。也基于此,太自私的人,没有格局。太无情的人,也不会有格局。

中国人在建筑上是讲究大格局的。门楣要高,屋宇要广,庭院要深,然后,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其实,这也是每一个人喜欢的人心的格局。襟怀要大,气象要大,三千里驿站与亭台,八千里疏云和淡月,在国人看来,格局一大,内心就会宏阔,精神就会逍遥,灵魂就会奔逸自由。

跟有大格局的人交往,有通透的快感。那感觉,仿佛你走在幽暗里,突然间,整个世界的窗户,为你一扇一扇打开,然后,阳光匝地,风烟俱静。大格局,说到底,是大眼界,大智慧,大涵养,大气度。也因此,小肚鸡肠的人,睚眦必报的人,锱铢必较的人,都难有大格局。心眼小,仇恨大,计较多,都会是心性的泥淖,难以让人清丽出尘,步入大格局的宏大境界。不要在利欲熏心的人那里找格局,也不要在追逐权力的人那里找格局。一个内心被钱权诱惑和迷乱的人,是不会有格局的。真正的格局,只生长在恬淡的心境里。若一棵树长在旷野,风婉约地吹,云含情地过,花香偷眼,流水迷离,但它依旧是一棵树,坚守在旷野里,四野疏阔,八风不动。

才大而器小的人,有格局,但格局终会促狭;才微而德盛的人,有格局,且格局会越来越寥廓。才能会使格局的内在丰富,德行会让格局的外延宽广。

有大才大德的人,即便是眉宇方寸之地简单的一念流转,也可见大格局澎湃。

欲望是格局的大敌。无论多大的格局,一经欲望和贪婪咬噬,就会眼界短浅,就会襟怀窄小,就会肚量褊狭。一个人,若从大格局中滑落下来,属于生命的最炫目的光亮也就萎落了。之后,无论他再拥有多少,也再难见雍容华美的大气象了。

金岳霖深爱着林徽因,却宁愿隔着一生的距离守望。在他人生的最后,有人想得到他跟林徽因的种种故事。他说:“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顿一下,他接着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我想,这该是这个世界,爱的大格局了。这来自灵魂的格局,让人唏嘘。

眼界的作文篇4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无己、无功、无名,所以拥有了三秋。“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阳光敞开胸怀,拥有了全世界;人打开门窗,才会永远行走在至真、至善、至美的阳光里。这就是中华儿女传扬和践行的“眼界格局说”——眼界无穷世界宽!

花木因眼界不一样而境界各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眼中充满自我的孤芳自赏,桀骜中透着孤寒,所以它只能绚烂一隅。“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是满眼功名的你争我抢,积极进取中透着自我,所以它们只能哀叹春之归去。“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渡人渡己的物我合一,平和淡然中洋溢着高尚与豁达,所以桂花与秋永恒。它不将群芳争艳视为进取,也不将自我封闭视为高洁,而是将全部精神用于酝酿:每一粒花都凝聚了秋之精华,每一次呼吸都散发着灵魂的芳香!为什么柳永热情地歌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为什么人们殷切地期望“蟾宫折桂”因为桂花是深深体味秋之真谛的哲人,是深沉、浓郁、成熟的象征。它彰显了秋天,也彰显了自我。

人在理解宇宙的运行中提升境界。“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窗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原先阳光与人都在成长。当阳光的眼界与身影由窗棂间、窗户、庭户扩大至天下时,它拥有的世界也由一床、室央、一堂扩大至四方。魏源正是在太阳的运行中领悟了眼界和境界提升的关键:所受者小,所见者浅;所受者大,则所见者博。满足于一米阳光的'人怎能体味真正的光明与温暖;睁开双眼看世界才能拥抱时代,拥抱世界。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庄子笔下望洋向若而叹的河伯,用巨钩巨饵、踞会稽、投竿东海的任公子,井底之蛙与东海之鳖,还有“抟扶摇羊角而上”的大鹏......汪洋恣肆的笔端分明流淌着两个词:眼界与格局。哲人的话言犹在耳,社会上却早已喧嚣着浮躁、自我、狭隘与浅薄。君不见,“秀”成了“规定动作”:秀颜值,秀财富;秀孩子,秀爱人;秀仁善,秀孝顺!到底是要彰显对方,还是虚荣自卑自私自利地彰显自我君不闻,“保护自我”成了“必修课”:不与陌生人说话是保护自我的法宝;思想和内心是不敢被阳光触碰的堡垒;“世界那么大”的诱惑敌可是“社会充满陷阱”的恫吓!到底是阴霾太多还是我们自我封闭太小家子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落霞成就了孤鹜,还是秋水彰显了长天“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是苏轼成就了赤壁与黄州,还是命运与历史成就了大师我想,成熟的人必须能给出正确的答案:拥有大眼界和大格局才能趋向真善美的境界。是为“眼界无穷世界宽”。

眼界的作文篇5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仅有打开眼前促狭的窗户,你才能欣赏远处的美景;仅有跃出阴暗的井底,你才能拥抱广阔的蓝天;仅有踮起脚尖,你才能收获人间的四月天。仅有提高眼界,才能如鸢直冲高空,才能如鱼跃于深渊。

眼界是见识的多少、胸怀的大小、志向的高低。

提高眼界需要拒绝平庸,心怀大志。曾记否,2000年前,陈涉仰天长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他不愿以氓隶之民为伍,他敢于向九五之尊挑衅。他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振臂长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领兵数万,直逼咸阳,何等气概,壮哉。曾记否,曹操当年登临高山,直临沧海,睥睨苍生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何等壮志凌云。曾记否,周恩来曾扪心而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又是何等的气魄,令人自惭形秽。正是因为他们胸怀丘壑,心有天下,拒绝平庸,眼界开阔,才使得他们短暂的生命重如泰山,才使得他们成为历史滚滚长河中璀璨的明星。

提高眼界需要执著梦想、勇于追求。以往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寻梦的旅途是对心性的磨炼、是对梦想的追逐,也是对眼界的提高。热血青年骑行西藏,去寻求一方心灵的净土。一路上也许有苦有泪,但也得到了旅途的收获、心灵的救赎、眼界的.提高。北漂青年独自到京城闯荡,蜗居于几平方米的平房中,流连于皇城根下。也许你会问:值得吗?但他们会回答你:我努力过,我收获了,我不后悔。是的,也许在这追梦的路上,我们不必须能收获梦想,但至少我们开阔了眼界。

提高眼界需加大积累,身体力行。王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试问如果没有过硬的积累、学识的积淀,我们的目光又怎能长远、眼界又怎能开阔呢?然而光有积累不行,陆游曾教导儿子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否则只能落得赵括纸上谈兵的下场。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让我们拒绝平庸,踮起脚尖,立下凌云之志,铸就开阔的视野。“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让我们冲破枷锁,踏遍荆棘,执著梦想,在寻梦中扩充视野,在实践中提高眼界。

眼界——让我们划开那一道限制的“界限”,用你的眼睛去探寻更为广阔的蓝天。

眼界的作文篇6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每个物种,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看到的东西都不同,正如于丹说,云比天大,因为云可以遮蔽天空;风比云大,因为风可以使云消散;眼界最大,目光所及皆在眼中,而心比眼大,眼所未及,皆在心中。所以说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者”,多是心胸广阔者。

眼界同样是胸襟,是容人之量,是从自我升越到兼济他人的桥梁。踩在脚底下的昆虫,我们是否想过它也在怨恨世界的不公?还有一些人,何尝又为了一点蝇头微利争得面红耳赤你死我活。刚柔毕济,能屈能伸,开阔自身的眼界,不必纠结在一时的尔虞我诈,放下那些包袱吧,为了更长远的未来拼搏努力。

“天下之美尽在于己”,没错,我们是最美的、是最棒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当你觉得困惑、彷徨,又或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请想想,天下还有多少人不如我?爱因斯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谁能将它儿时与他未来的成就联系到一起?爱因斯坦小时候爱因斯坦小时候说话困难,而且好不容易开口了,也说的非常非常慢,事实上爱因斯坦把所有的句子都要在脑子里过一遍学校里的教师也对他摇头表示绝望,叫他笨蛋,认为没法教育。可是后来,他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而他的一生,一直在追寻着快乐的生活。与爱因斯坦对比一下,我们在儿时比他的条件多了多少,难道连他一个说话都困难的孩子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人类的奇迹,我们难道就不行么!

朋友们,请不要再继续挥霍自己的青春。放眼自己的未来,拥有无限希望的未来,难道就要葬送在一时的贪图享乐当中?眼界,对于每个人无疑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看清了自己的前途与希望,我们才可以有勇气、有动力面对接踵而来的困难与打击,只要内心想着我就要成功了,我能行,就有信心知难而进,越挫越勇!

眼界的作文篇7

眼界是什么?眼界不只是你目光所及,更是你心灵之所及。我认为,一个人的眼界其实也代表—个人的格局,要是一个人的格局宽广了,那么他的心里的世界也会随之变大了。

眼界其实代表了很多含义,同时眼界也给自身带来了很多很多好处。如果这个人的眼界很宽厂,那么他就十分容易合群,可以和别入没有任何困难地交流,并且可以在—次次谈话中,找到这志趣相投的朋友。而且有了眼界,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性格,改变一个人的心理,让那个人心胸开阔,乐于助人,不像以前那样斤斤计较,鼠目寸光。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也是开阔眼界的很好办法之一。我小的时候曾经常常把很多自己不懂的事情看做成为魔法。例如洗衣机是怎样转动的,汽车轮子是怎样开动的,那个时候我都不知道。当有人问到我这这一类的问题的时候我都会告诉他们:“是因为有个小人在里面推他们啊!”后来等到上了小学,读了很多科普性文章才知道万物皆有道理,回想起之前的无知,我现在也是笑了。

“读万卷书”我实现了,那“行万里路”怎么做到呢?我出生在深圳这个大城市里,到处都是科技感十足的建筑,但其实世界上不仅仅只有深圳这样的城市,还有乡村农田,那里都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我三四年级的时候都没有见过黄土高坡,但是经过—次偶然的机会妈妈带我去到了我姥姥姥爷曾经居住的平房去玩,我总算见到只有裸露的黄土地,而没有砖头铺的.乡间小路,我之后在暑假里去各地旅游,见识到了雄伟辽阔的长城,壮观的升旗仪式……领略到各个地方的独特与美丽。他们都在我的心目中不知不觉间构成了我对祖国的印象,成为了我的眼界之一。

懂得了很多了知识,让我可以在小朋友面前炫耀一番,正是因为看过了很多的景点,也才让我能够欣赏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也同样懂得了不只有一种美。其实开拓眼界不仅仅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种方法,这个世界是多种多样的。即使这个世界虽然永远探索不完,但是如果你愿意认真去了解它,你会发现它是十分多姿多彩的。

眼界的作文篇8

森林里要举行动物音乐会,小熊戴安的爸爸要带妈妈和它一起去。妈妈心疼一张三等票还要花580元钱,怪爸爸:你说你,演唱会买两张票,你我去就行了,怎么还给戴安买了一张?它一小孩去看演唱会,它懂什么呀?

熊爸爸说:当然懂啦,这叫给儿子开眼界!

熊妈妈不高兴了:你别总拿“开眼界”当借口,带儿子到处去疯去玩,上次去英国剑桥,你也说要带儿子开眼界,剑桥是高等学府,一小孩子,连ABC都还没学呢,带它开到什么眼界了?!

熊爸爸说:只要咱儿子能有记忆,就没白带它去。孩子从小就得多看多经历,比如图书馆、科技馆、海洋馆、旅行……你没听说过吗,孩子的眼界是拿钱堆出来的,拿票接出来的。

熊妈妈大声说:这完全是商家捏造出来的胡扯言论,等它将来自己长大了挣钱再去世界各地走走,各种场馆看看,那才叫开眼界,花父母的'钱,光养大一孩子就很不容易了,还得负责它开眼界?!

熊爸爸知道,这是熊妈妈在心疼钱,但儿子也不能跟只圈养的小兽似得,看什么什么不懂,说什么什么不会描述,这怎么能跟同学们有共同话题?简直很快就会被边缘化的。

熊爸爸说:行了,老婆大人,我也会量入为出的。

熊妈妈理直气壮:不是说儿子要穷养吗?

熊爸爸愣了愣:可在开眼界这件事上,没谁会说要穷样啊,我想男女都该一样吧。

熊妈妈气呼呼地:怎么什么话到你嘴里,就变得没理也有理啦?

熊爸爸有点不开心了,对熊妈妈说:好,就拿你刚才的话说,什么等孩子自己长大了再去挣钱看世界。对,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家庭条件跟不上,这当然只能这样。但如果我们明明有能力,非把着钱,或者明明有时间,非不带儿子去各种场馆和参加各种活动观看比赛,比如,带它灾电视上看一场足球赛,和带它去米兰看一场足球赛,你觉得孩子得到体验感哪个更丰富?途中见闻更多姿多彩?

熊妈妈根本不跟丈夫说对错,立刻喊:啊?你又要去带儿子去国外玩?不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