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教学的连贯性,教案应明确各环节之间的联系,精确的教案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蜗牛的教案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蜗牛的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泥工教学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幼儿喜爱。通过泥工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塑造物体形象的方法和技能,并能增强幼儿手的协调性、灵活性,促进其智力的`发展。本学期以来我们在美术活动中以泥工为主,孩子们初步掌握了捏、团、搓、压等技能,学会了搓面条、团汤圆、包饺子、做胡萝卜、做棒棒糖等,在此基础上我还结合小班孩子爱动物的特点设计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蜗牛。
2.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点,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
3.初步激发孩子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课件《可爱的小蜗牛》、电脑、视频展示台、电视机。
2. 人手一盒彩泥、火柴棒、泥工垫。
3. 用橡皮泥制作的草地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以为小客人,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
二、观察小蜗牛的外形特征。
1. 初步认识蜗牛的外形
(1)请幼儿说说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子的?
(2)教师小结:蜗牛有头、颈、身体、尾巴、触角、眼睛、还有像小房子一样的贝壳。
师:小朋友,大家想不想也拥有这么一只小蜗牛?
师:小朋友看!这只蜗牛有什么不一样的?
小结:是用橡皮泥和火柴做的。
2. 老师示范操作
师:小蜗牛应该怎样做呢?小朋友小眼睛看好啦!
请小朋友把小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把橡皮泥捏一捏;然后把橡皮泥搓长,从一头开始卷,要卷得紧一点。最后在头上插上火柴棒做它的犄角。
三、幼儿操作
1. 提醒小朋友不和别人争抢彩泥。
2. 鼓励幼儿大胆地制作小蜗牛,老师巡回指导。
3. 做好的小朋友把小蜗牛送到草地里,欣赏同伴制作的小蜗牛。
四、在视频展示台下欣赏
师:小朋友你刚刚送蜗牛的时候,都看到了哪些小蜗牛,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小蜗牛,你们觉得怎么样?
小结:小朋友,那我们一起带着小蜗牛去散步吧!
蜗牛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培养观察力,尝试各种造型方法,挖掘创作潜能。
了解、感悟装饰画的艺术美。
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2.环境布置:蜗牛图片,蜗牛生活背景,幼儿观察记录。
3.材料:水彩笔、油画棒、线描笔、装饰画。
4.电教器材:投影仪。
活动过程:
导入:
(师)课前在幼儿园寻找大小、颜色不同的一群蜗牛,组成蜗牛的一家。
(幼儿)课堂上让幼儿在投影仪上放大观察欣赏蜗牛的一家。
知识点:
1、提出质疑,引发幼儿探究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简单的生物知识。(软体动物,吃植物叶子,会伤害庄稼和花草,在潮湿的环境下生活)
2、观察蜗牛的爬行动态,想想它们一家在干什么呢?引发情感。(螺旋形的外壳,半透明的柔软身体上还有花纹,两只触角非常灵活)
3、你能想象出蜗牛一家它们在干什么?(构思一副惹人喜爱的“蜗牛的一家”创作画,相互交流自己的故事。)
造型表现:
1、欣赏几幅幼儿装饰画。你知道什么是装饰画吗?(幼儿总结装饰画的特点:夸张、变形、想象设计花纹。)
2.用装饰画的方法,创作一幅“蜗牛的一家”,你怎么装饰画面?(构图提示:大小、疏密、遮挡。花纹提示:从课堂上、你的周围发现各种花纹。)
3、作业要求:自己选用彩色水笔、油画棒、线描均可。
加深梯度:你能注意整个画面色调吗?
教学评价:
1、幼儿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
2、幼儿互相评价,夸夸他好在哪里?
3、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美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作品表现的是生活的内容,利用投影仪展示孩子们熟悉的蜗牛,孩子们对放大的蜗牛兴趣极大,强化了对蜗牛的细致观察,引发孩子们积极讨论,自主探索的欲望,通过想象和交流,孩子们的联想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创造出不同的作品,他们对色彩花纹的设计很自由,色彩夸张,画面比较漂亮。作为艺术领域中的美术教育活动,倡导的是自由表达,个性展示,我们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与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审美感受,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评价幼儿美术活动时,不应过分强调最终完成的作品,而是把重点放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看到孩子情感和表现上的差异,以积极评价为主,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把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展示在美术园地中,使每个幼儿都有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这种个性化的注重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孩子学会自尊和尊重别人。
蜗牛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台湾民歌歌伴舞的音乐特色及浓厚的生活情趣。并能随音乐用歌声与动作表现音乐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认真倾听歌曲并观看表演,理解歌词内容,并利用连线游戏和表演动作帮助i-忆歌词。
3、了解歌曲的韵律美,感受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音乐《蜗牛与黄鹂鸟》;视频《蜗牛与黄鹂鸟》。
2、课件:“福台”地图一张;台湾景点幻灯片;大张白纸一张。
3、幼儿人手一张迷宫图,勾线笔。
活动过程
1、观看“闽台”地图,感受台湾文化。
讲一个很好玩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完整欣赏歌曲,借助绘画理解歌词内容。
3、教师结合绘画,再现故事情节。
4、分析图谱,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歌曲寓意。
师:刚才老师是怎么把这音乐里的故事藏在这幅画上面的.?
5、结合图谱,进一步感受音乐故事与画面的匹配。
师:现在小朋友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故事,和我一起来找一找音乐里的故事藏在这幅图的什么地方,待会歌词唱到哪我们的小手就指到哪。
6、走迷宫游戏,梳理故事线索。
7、观看视频,感受台湾民歌特色。(播放台湾视频)模仿视频做动作表演。
蜗牛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听懂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故事知道相互帮助,会说“谢谢”。
2.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愿意在集体活动中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故事图谱,小动物图片。
2.视频短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小蜗牛视频短片,引出活动。
1.播放视频短片,引导幼儿观察它的形态与走路姿势。
——它是谁呀?它身上有什么?它是用什么走路的呢,走的怎么样呢?
二、欣赏故事《小蜗牛看苹果花》
师:果园里的苹果树开花了,小蜗牛想去看苹果花,你们猜它看到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吧!
1.幼儿倾听教师第一遍讲故事,教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图谱。
提问:小蜗牛看到苹果花了吗?
它看到了什么?是一个怎么样的苹果?(红红的、圆圆的、香喷喷的)
为什么小蜗牛没有看到苹果花?(它爬的太慢了)
2.教师第二遍讲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知道相互帮助,会说“谢谢”。
提问:小蜗牛在爬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有哪些小动物要帮助它呢?提示:天气有怎样的变化?(风、雷、雨)小动物是怎么说的?
这么多小动物都想帮助小蜗牛,可小蜗牛又是怎样说的呢?引导幼儿知道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会说“谢谢”。
三、结束活动。
果园里有许多水果都成熟了,小朋友们想去看看吗?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蜗牛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用流畅的线条和简单的图案大胆地装饰。
2、喜欢黑白线描画,能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活动准备
1、卡片:划线——蜗牛(每人一张)
2、水彩笔人手一盒。
活动过程
一、采用看图猜谜的形式引出主题。
1.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 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打一动物)
2.出示蜗牛图片
请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
让小朋友划线说说蜗牛长的什么样?
二、引导幼儿回忆在花丛里寻找小蜗牛的情景
1.教师:上次下雨后小朋友找到了许多小蜗牛,想一想你说怎样和小蜗牛玩的,
小蜗牛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2.请幼儿互相交流怎样画小蜗牛。
三、观察线描画:蜗牛
1.引导幼儿观察、欣赏、了解线描画形象的图案,以及装饰特点,
引导幼儿参照装饰的手法,自主的进行装饰画的活动。
2.教师:今天我们要装饰的和以前的'有些不同,请先看看图片,在想一下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
3.一起欣赏图片,然后作比较。
(1)引导幼儿发现,颜色不同,以前是用各种颜色的笔来装饰的,现在只有黑和白两种颜色。
(2)教师:我们把这种用黑色笔再用简单的图案和线条的装饰画叫做黑白线描画。
四、装饰蜗牛
1.现在我们要用黑白两种颜色来装饰小蜗牛。
2.依照虚线,从中间开始,正确的画圆线。
五、提出装饰要求,
装饰的时候一定要细心,沿虚线正确的划线。
可以添画一些漂亮的花草,来丰富画面,增加装饰和美化效果。
六、幼儿操作
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语言指导和帮助,提高幼儿作画的水平。
七、展览作业,师生共评
蜗牛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情节,并运用合理的想象来发现角色的心理变化。
2、锻炼幼儿能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连贯的讲述。
3、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创造性排列并讲述,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求异思维。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大挂图、每组一套故事图片、音乐磁带。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创造性排列并讲述,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求异思维。
活动过程
1、律动《春天在哪里》稳定幼儿情绪,引起幼儿兴趣。
2、观察图片,进行讲述。
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有小蜗牛、小乌龟、小蜗牛掉进水里了、小乌龟背着小蜗牛)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
3、发散思维。
通过观察图片,提问:
(1)、小蜗牛为什么睡了?(累了,不舒服······)蜗牛是怎么想的?会怎么做?(我爬到小乌龟背上多省劲呀,看风景,很舒服······)
(2)、小乌龟睡醒没有看到小蜗牛,它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这时小蜗牛又在做什么?
(3)、如果小蜗牛没有爬到小乌龟背上,而是它们比赛又会怎样呢?(小蜗牛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小蜗牛自己不怕累,爬到了前面······)
(4)、通过观察图片你还想到了什么?(它们俩去洗澡,是好朋友······)
4、幼儿自由排列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
教师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创造性排序、讨论,并进行讲述,教师进行指导,分三个步骤进行:
(1)、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2)、大家根据排列顺序进行讲述并为故事取名字。
(3)、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到前面喂全体幼儿进行讲述。
5、教师小结:
通过这件事情,小蜗牛觉得很惭愧,它决心向勤劳的'小乌龟、小蜜蜂学习,做一个人人喜爱的好孩子,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到户外找小蜗牛一块儿做游戏。
活动延伸
搜集有关小蜗牛的资料,在区域中展示,大家分享。雨后带幼儿寻找小蜗牛,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搜索蜗牛的生活习性。
活动反思
活动环节设计合理,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围绕目标展开。从活动的整个流程看,教师始终是在引导的位置上。从幼儿角度来说,幼儿们的发言积极,思维活跃,多数幼儿都能大胆表达积极的见解。在让幼儿自由看图讲述时,教师活动前要求明确,能够突出重点。教师提问时,给了幼儿一定的时间,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同时也调动了每个幼儿的积极性。
蜗牛的教案篇7
活动背景:
本活动依据省编《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中的小班主题活动《秋叶飘》为活动背景。秋天来了,小班开展了秋叶飘的主题活动,孩子蜜察秋天的变化,带孩子去树林拾落叶……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发现了泥土中的小蜗牛,我们班围绕蜗牛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成活动,我们阅读了绘本《变色蜗牛》,孩子们对绘本中那只吃什么就会变成什么的蜗牛充满了好奇,孩子们都叫那只会变色的蜗牛是只神奇的蜗牛,结合我园的省级课题幼儿园全语言教育,我在班设计了本次以游戏为主导形式的语言活动〈蜗牛变变变〉。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卡片上的物品,胆想象,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学习用完整的短句说话蜗牛吃了什么颜色的东西变成了什么色的蜗牛。
3.愿意参与交流,体验语言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红黄绿紫四色蜗牛各一只、各种蔬菜、水果卡片,一个口袋。
活动过程:
一、奇妙的口袋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里面有很多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让我先来摸一摸(师摸出一样物品)这是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什么颜色什么东西。例这是的苹果。
2、你想摸吗?请1个幼儿来摸,师提示用这是什么颜色什么东西来说出物品。
你们还想摸吗?请2个幼儿你们来告诉小朋友,这是什么颜色的什么东西。(你说对了,这个礼物就是你的了。)
3、小朋友都想摸的,那我们一起来摸一个,你摸的时候快一点,不然它就不出来了,你摸出来的时候告诉旁边的小朋友,这是什么颜色的什么东西。(教师很快拿口袋从幼儿身边走一圈,让每个幼儿摸一个在手上。)
4、每个小朋友都摸到了,请你告诉家你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什么东西。(请幼儿开火车说一遍。)
二、蜗牛变变变
1、你们都拿到了好吃的蔬菜、水果还有糖葫芦,这些好吃的东西是要喂给一个小动物吃的,这个小动物是谁呢?它是昨天王老师讲的故事里的一个小动物,请你来猜一猜,是谁呢?(神奇、变色的蜗牛)对这只蜗牛很神奇,它吃了什么颜色的什么东西就会变成了什么色的蜗牛,看我来试试,师拿一物品喂一蜗牛师示范说例句蜗牛吃了的苹果变成了的蜗牛。(师边说边做动作说完把蜗牛翻过来。)
2、蜗牛真神奇,吃了红苹果,真的变成了的蜗牛。谁来喂喂蜗牛,它还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一个幼儿)蜗牛还会怎能样变?请幼儿依次喂完三种蜗牛后贴在黑板上。
3、师带幼儿集体说:蜗牛真神奇,吃了的苹果,变成了的蜗牛。
4、你们都想喂蜗牛吃吗?那你自己先说一说蜗牛吃了什么变成了什么?(请一些幼儿在位置上说。)三、拓展词语练习1、小朋友你们都想把自己的东西喂给蜗牛吃,可是蜗牛肚子太小了,一次吃不下这么多好吃的东西,谁会用好听的话来说说你的东西,让蜗牛听了很想吃的东西。
请几个幼儿来说一说。
2、你们都想让蜗牛吃你的东西的,那你拿着东西去跟蜗牛说一说吧。
活动反思:
幼儿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我设计了三个游戏来串连起整个活动,通过〈奇妙的口袋〉让幼儿来摸,摸出来说,这一环节幼儿兴趣很高,都积极参与进来,通过第二个环节让幼儿来喂蜗牛吃东西,学说短句,这部分在游戏的环节中进行,幼儿也完成的很好,在最后的环节中让幼儿能拓展词语,这对刚入学二个多月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只能作为活动后的提高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