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研心得体会通用6篇

时间:2023-06-28 作者:Indulgence

为了使自己得到锻炼,我们可以将心得体会写好,从一件事情里有不同想法时可以通过心得记录下来,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年考研心得体会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考研心得体会通用6篇

2023年考研心得体会篇1

第一阶段:在刚开始看书时,因为数学是大一学的,那时还是比较认真的,所以数学学的“相对”的好,而线代和概率一般在大二学,那时学习的热情几乎没有,以过关为目的,没认真的学习,所以掌握的都不是很好,在数学复习的刚开始,你感觉高数相对于线代和概率要容易的许多,也比较喜欢数学,看到线代和概率头都有点晕,更不想做了。这个阶段很正常,放好心态,继续努力,可以先啃课本,课本上的定理都背熟了,都自己推理的熟了,也就不是很难了,第一阶段是在考研复习前2月会有的心态。这两个月好好调整好心态,不要感觉学习数学像是在炼狱一般,那样你就郁闷了,最好是这样想,你不会大家都一样,其实对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呢,所以所有的朋友门放平心态喽。考研教育|网

第二阶段:在第一轮数学复习过后(复习全书看过一遍后),此时你已经掌握了许多解题的方法,但这时,你喜欢的仍是高数题目,害怕线代和概率,因为你看是看懂了,却没有思路自己做,或许多的定理知道,但做题时想不起来,最坏的情况是看到线代和概率头范涨,很想不看了去打游戏。这时后,你就不可以在做题目了,因为线代概率是很有规律的,可以说是比较死的几类题型。你当前的任务是把线代和概率的课本上的定理熟记,然后还要知道原理的推导。把线代和概率的书看透了(书上的例题和定理和定理的证明),那么你第二阶段也快过去了,恭喜你,你数学复习到了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感觉高数的题目有的是没思路的,而线代和概率已经不是原来那样的难了,也相对的容易起来,这时拿到题目的感觉是会了,但做不出来,就是要把课本放在旁边,看到定理解答,此时你拿到题目知道了怎么下手,就是还有的定理不是很熟悉,最郁闷的是,你刚把线代和概率的课本看完了,感觉你什么都懂了,什么都会了,拿到题目,你却又忘记了书上的很多定理,这种情况就好好复习,好好背诵并推理定理,熟能生巧嘛。第三阶段最大的特点是:高数,线代,概率绝大多数的题目都会了,还有一小点不是很熟悉,总体感觉良好,此时你做真题大概可以考到100——110,恭喜你,第三阶段就过去了,第四阶段来了。

第四阶段:随着复习的继续,你对线代和概率的手感越来越好(就是多练习),最后已经感觉到线代和概率的题目很死了,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看到题目马上就有了大概的解题思路,而高数有证明题,不等式的证明,应用题却有时不好把握,现在对概率和线代十分的喜欢,对高数却有点害怕,害怕有你不会的题型,这个阶段是在第二轮复习结束的情况下会有的,此时你对考研数学有底了,不是十分的害怕,此时你要去考试能考110——130之间,此时你也要努力进入第五阶段。

第五阶段:这个阶段,你已经把数学的薄弱点强化了,对所有的题目都知道了大概的思路和方法,可以稍微想想考的是什么,有什么样的陷阱,方法怎么做最快,最方便。此时你拿到试卷的感觉是,所有的题目我都会了(大概的思路是对的),接下来就是考计算量的。此阶段你除了继续强化你的弱点外,还要做大量的练习训练自己的计算量。此阶段你心里很舒服了,看到数学可以笑这面对了,数学可以说是比较容易的了,在考研里,数学的地位你已经掌握了,接下来的重点不在是数学了,因为第3轮数学复习结束,时间也到了11月12月了,此时的重点已经是专业课和政治了,但注意好了,每天数学都要做,手感也很重要的,建议此阶段数学要保证每天4小时,因为数学要生手了,你会没有信心的,此时也是考研李的瓶颈阶段,要平静的渡过去。此时你要参加考试可以考:120——140之间了,不要放下数学呢。

终极阶段:对于做了大量练习,和数学模拟试题的同学,此时对数学的感觉是,拿到一张卷子,不用思考了,拿到题目就知道证明做,也就是很多达人说的“做数学不是脑力劳动,而是体力劳动”这样的人是可以考140+的,数学达人多的是。你要达到这个境界时,你就是数学达人了。

天道酬勤,虽然很多辅导老师都会指出拒绝题海战术,对于数学,我们不得不承认,只用通过大量做题、反复总结才能找对做题的“感觉”。希望同学们在强化阶段戒骄戒躁,不要急于求成,只要坚持不懈,会有成功的那天!

当一项任务完成之后自己有了感悟时,我们不妨尝试将内心所想用文字体现出来。通过不断的思想总结,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写心得体会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由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表示在考研路上很辛苦的心得感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考研心得体会篇2

数学:做题为主,真题与模拟题相结合消化

最后两个月的数学复习请大家在总结前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以真题模拟题及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的复习为主。总结强化班的笔记,写出自己对每一部分理解上的难点疑点,并与同学讨论咨询老师等直到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整个知识的一个梳理过程。

做真题,按实考时间测试,中间务必防止各种打扰,也不要遇到不会做的题就放弃测试,而要完全按实际考场中考试的方式进行。这一方面是提前进行考试环境下的做题速度及准确度的训练,另一方面是适应性的一个熟悉过程。每做一套真题,在三个小时结束之后,查看参考答案,总结失误及做正确的原因,总结出对哪一类问题易出错,对什么问题不知如何下手,对哪些问题不在话下,对哪个题型运用了哪些技巧,等等。

根据总结得出自己擅长的与让自己困惑的题目,对后者要看看是因为概念理解的问题还是技巧运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如果是基础问题,查阅相关概述及重点结论;如果是技巧问题,需要看看这些技巧是以前没有见过还是当时没有想到,它们是属于哪种类型的问题,你拥有这种类型问题解题的哪些方法,它们是否属于其中而你没有发现……

再说做哪些真题,如果时间允许,所有真题都可做,因为每年出题的老师都会拿出以前的真题以避免出现相同的题目,但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免同一类型的题目,更不乏只更改几个数字而再次出现的题目。做模拟题。真题的参考价值虽高,但因在之前的复习中大多都接触过,所以在成套做的时候可能并不能真实反映你的水平,故需要做一些权威性的模拟题,以真正达到查缺补漏的目的。这个阶段以做题为主,但千万不要忘记基础知识在时时起作用,反复阅读及思考对提高成绩是有很大帮助的。

2023年考研心得体会篇3

前言

我本科成绩不好,但是考研的时候在我们院几个考川大的人中考了最高分358分,英语四级擦线,考研英语却考了61分,只要你们肯努力,懂得找方法,学渣也能考高分。我主要以以下几个方面来讲我的考研经历:1、考研初衷;2、公共课的准备3、专业院校的选择;4、专业课的准备;5、考研中的挫折6、复试。

考研初衷

各位师弟师妹们大家好,我是来自西华师范的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一名学生,男,本科专业是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这是个伟大而又很心酸的专业,工作很好找(保护区都要的,但几个人愿意去呢),但是就业面非常狭窄,找工作就只有投不限专业的岗位(连招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都不收我们专业),我又是一名实实在在的学渣,平时还算努力,上课也还是认真听讲,就是成绩老是倒数,还差点挂科,好几门60分,四级3次才过,六级至今没有突破380。

当然,不好找工作不是我考研的初衷,看到周围的小伙伴们都在准备考研,我又无所事事,心理萌动了一丝考研的冲动。最后,在一堂专业选修课上,一位我很尊敬老师要学生自己讲课,我事先准备了很多资料,讲完之后,老师说我挺适合读研的,去考研吧。你们可能不知道一名学渣受到老师的鼓励,对我的影响有多大。因此,就这样我就开始准备我的考研。

公共课的准备

我准备考研是在20xx年3月,我开始收集我要考研的资料,由于没有确定学校,我就只只收集了公共课的资料,为了省钱,我去淘宝买的文都的盗版视频(后面发现被坑了,更新奇慢,最后在学校报了启航)。由于我的英语底子很差,考研英语又很难,因此,我从我开始准备考研开始,就没有中断过英语的学习。政治我是到8,9月份才开始复习,而且政治一般都没问题,所以下面的准备主要说英语。

1、词汇:学一门语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肯定是学不好。当我第一次接触考研英语的阅读,满篇的陌生词,很容易让人心生退意。但是估计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经历,拿到一本厚厚的单词书,开始几天激情高昂,什么一定要多久多久记完,最后的结果可能对于很多人都是只翻了前面几页。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所以我只选择了何凯文的1575个必考词汇。这本书里面有21个list,每个list有75个单词,每天只需要记忆1个list。对于我来说记单词真的是巨难无比的挑战(英语真的很烂),我刚开始的时候每天上午要花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来记忆75个单词,看看后面的真题例句,当时正在学长难句,试着划分句子的结构(第一遍的时候几乎记完忘完),中午时候花1个小时的时间再记一遍(根据实际情况,有时候没时间就省了),晚上再快速复习一遍(跟中午一样,很多时候都没很好完成),不管第一天有没有记住,第二天背新的单词,背完如果有空再去看看头一天的单词。就这样,背了整整21天,从未间断。(这个月大多时间都用来背单词了)

2、长难句:长难句的学习非常重要,有些句子里面的单词都认识但是就是看不懂意思。从我开始记单词的时候就开始听长难句的课程了,由于我是买的课程,没听懂可以返回去多听几遍,最后我是把长难句基本弄懂了,然后记单词的时候也总是把例句拆开,分析成分,做阅读的时候我也习惯把每句话的成分拆开,找到主干,对于理解句子的含义非常重要。这个我只学了一个月,书看了一遍,后面遇到不懂再回来翻翻。

3、阅读:由于我是买的视频,所以我做一篇,去听一节课程,直到把基础课程听完。(整个过程花的时间有点长),弄懂题型该怎么做,怎么定位,怎么了解出题者的意图。再就是多加练习,强化班也是一样,我是做一篇听一篇。真题做完了后,反过来再一遍一遍做,一直做到考研(我真的做了5—6遍,模拟题只做了2套)。模拟题是用来最后检测学得怎么样。不建议前期用。

4、翻译:其实我没怎么准备,就是学长难句就把翻译顺便准备了。另外何凯文的每日一句,我考研期间一直在摘抄,对翻译有好处。

5、作文:如果不是考北京、上海,可以不怎么准备,最后被背模板。

6、完形填空:我压根就没怎么准备

考研院校的选择

我的考研院校选择非常的失败,前期我想考中科院,但是去了趟成都生物研究所参观了一下,发现那里不是我想要去的地方,然后就不晓得选哪个学校了。专业课开始也只看生物化学(反正大多数学校都要考),最后要9月份填报学校了,我才草草决定考川大(因为同学送了我真题资料),草草决定考生物安全(觉得竞争相对小,与我专业相关。其实最终并不小)。所以我整个考研学校和专业的选择都是很盲目的。20xx或者以后的考生,你们记住了,一定要找个自己喜欢、了解的院校和专业。

专业课的准备

专业课,最开始在准备中科院的专业课,由于后面不想考了所以从零开始看生物化学。我是从5月中旬开始看的吧,暑假两个月没有怎么看(原因在后面)。王镜岩那两本厚厚的生化书真的很难看,看不懂不说,一看那本书就打瞌睡,一直都进不了状态,翻了几页,发现不知道自己看了些啥子,又翻回来看。这种状态持续到了9月。当我准备考川大的时候,我这个人很懒,觉得时间很宝贵,也不去联系师兄师姐,也不去看看别人的考研经验贴,也不跟考同一个学校的同学交流,继续拿着王镜岩的那个生化书(已经在复习第二遍了),进度非常缓慢,很多知识还是记不住。直到,我一个考川大的好朋友提醒我,我那个时候才发现我完全可以看看更简单的生化书(张洪渊的),我马上重新买了本二手书,然后20天就把哪本生化书看了一遍,这遍我的收获非常大,知识也变得很系统。然后我开始做真题,边做边在书上把相关的知识点找出来,查漏补缺,自己总结真题的答案,最终复习得还不错。普通生物学我是从9月份开始准备的,多背,多看,多做题就行了(可以买本教材习题集),这个不是很难。

考研中的挫折

刚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都是我一个人在战斗,谈不上孤单,但就是觉得很辛苦。曾经的一段时间,我非常后悔一件事情就是我暑假跑去实习了两个月(就是上面我说的暑假没怎么看专业课的原因),这两个月中我就记了英语单词和英语阅读,专业课没怎么看,实习也没有学到东西,真的后悔。回到学校,听到有人把专业课都看了好几遍,真的我慌了,没日没夜的看专业课,换了一个教室,发现我之前看错书了,走了这么多弯路,真想一脑子放弃考研。那段时间非常挣扎,看到自己离名校越来越远,也就更加努力勤奋,每天6点30起床,晚上10点30回寝室,中午也不回去睡觉,从9月3号到12月26号,没给自己放过一天完整的假期,累了就在教室趴一会儿。幸好我后面换教室后,有很多考研的小伙伴给我帮助,给我鼓励,他们给了我精神动力,我们互帮互助,惺惺相惜,一起度过了这最艰难的几个月,最后一个考上中山大学,一个考上暨南大学,我和另一个考上四川大学,圆满了。

复试

关于复试,我想说说最重要的决定成败的几点:

1、提前联系导师:这点非常重要。我考的生物安全专业,去年招了7个人,8个人进复试。而今年我们刚去就被告知减为4个人,而我们却有11个人进面试。虽然说不一定剩下的全部被刷,但是免不了被调剂的命运(调剂大多都没有奖学金),所以,提前联系导师就非常重要了。如果导师确定要你了,整个复试过程就会非常轻松。我报考的时候联系了一次,分数出来了联系了一次,复试名单出来的时候联系了一次,最后就是见面了,千万不要同时联系多个老师,关于如何联系导师的问题,论坛里面有很多帖子,上线了可以去看看。

2、高分:刚刚说了联系导师的重要性,但是要如何才能让一个导师喜欢你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高分,很多导师都喜欢高分,还喜欢男生。女生在某些学科就是没有有男生占优势,所以就得努力拿高分。

3、英语好:很多导师是非常注重英语水平的,不仅仅看你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成绩,还要看四六级,如果六级没过会非常受歧视的。所以你们还有时间,赶紧去吧六级过了,当然考研英语也要考个漂亮的分数。

4、表现好:如果你分又低,又不是男生,又没有导师明确说要你,那就要在复试中好好表现了,把本科所在的实验、实践都重新构思一遍,最好能背下来,报考专业的专业知识要扎实,面试的时候一定要自信,千万不能太紧张。

不论是在准备初试,复试中的面试,还是跟导师见面一定要自信阳光,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自信很重要!好了,以上就是我要说的全部,预祝你们都考一个好成绩!

2023年考研心得体会篇4

【摘要】在考研复习中,错误的方向会让大家多走很多弯路,既浪费时间、消耗精力,取得的效果也不够好,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从别人的经历中汲取好的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复习。

考研中,我的英语成绩是85分,我应该算基础好的,三月份过了专八。但我也从来不敢对考研英语的复习有任何松懈,因为考研英语考察的不仅仅是英语能力,更多是分析和理解能力。所以我相信我说的这些不论什么基础应该都适用,懒人除外。

大方向

1、英语一不难。哪怕四级刚刚及格的人过60线的也大有人在,差距只在于付出。英语是只要花时间就一定会有结果的东西。

2、除非是不拼命就一定不过线,不然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不要多于3个小时。尤其前期,每天做两篇阅读背背单词就够了。英语考第一的从来不是总成绩第一,但数学或者专业课第一的人总分从来都不会低。做任何事都需要注重性价比。

3、基础很重要,坚持更重要。每天花的时间少但每天一定要花一点时间,比如每天至少一篇阅读,一周至少一篇作文。数学做题也要讲究手感更何况英语。

4、单词很重要,但是没有真题重要。真题请至少刷三遍,不论你基础如何。

5、模拟题坚决不要碰。最多看看作文开阔思路,学习范文。模拟题阅读出题思路和真题差距太大,做的越多走的越偏。

6、考研很辛苦但也要学会放松。考研很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压力太大畏惧太多的结果往往是放不开手脚。下定决心了就去做,专注眼前就好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复习阶段安排

1、7月以前:熟悉词汇,作文练笔。这点我自己也没做到,建议基础差一些的同学这一步做扎实。基础好一些的同学7月以前可以忽略英语。

2、7-9月:暑假是拉开差距的关键时期。个人建议重点还是放在数学和专业课上,政治要开始接触,英语要开始刷真题。这两个月真题刷完一遍就够,在精不在多,一天做一天分析错题,但是对错题的领悟一定要用心思。

3、9-11月:真题刷完第二、三遍,单词过完一遍。背单词我用的百词斩,个人觉得比背单词书效果好,跟我一样背书坚持不下来的可以试试。

词汇的作用刚开始看不出来,后期在潜移默化中正确率会反应差距。如果不是对英语分数实在无所谓,单词请一定扎实背完。

4、12月:真题刷最后一遍。单词过第二遍。

真题的利用

我用的张剑的黄皮书做真题解析,另外买了两套只有卷子的真题。

第一遍做真题,从15往前做,感受题型和做题手感,重点关注自己的错题,分析错的原因:如果是单词不认识并且这类原因较多,停止刷题把单词刷一遍再回来做;如果是对文章的理解没问题但是对题目的理解有问题,仔细对照黄皮书分析出题人思路。

第二遍做真题开始注意时间,新题型20分钟以内,阅读15分钟以内,完型10分钟以内。

考前听到有人说阅读要安排1小时45分钟,个人认为极度不可取,考研阅读选项经常设置的非常有迷惑性,越是纠结越是容易选到错的,选定了就继续,考场上没那么多时间纠结。

第二遍做的时候要自己看每个题目的解析,尤其是06到10年的几套题,分析清楚后正确率会有一个飞跃。黄皮书有对选项设置的分析,从中去总结正确答案的一些特征,找到适合自己的分析思路。

第三遍做真题要开始把握文章架构了。这时候对真题的很多内容已经有些印象,不适合做模拟训练,所以重点在于对以前错题的把握,对出题思路和自己做题习惯的安排。

不同题型的具体复习方法

1、阅读:这是占分最重也是最拉分差的部分,所以大家最看重练的也最多。上面提到有人想花1小时45分钟也是出于这个考虑。个人觉得考场上时间安排1小时20分钟是上限,再多了一定会影响作文和翻译。

首先,做过几套真题后就能发现,考研阅读出题非常讲究主旨,哪怕是细节题,正确选项也一定是更靠近主旨的那一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先通篇快速阅读,再依题目回原文定位找答案。这也是阅读的时间会长一些的原因。

但要注意,快速阅读的目的是把握主旨,所以不要慢慢读慢慢想,有个大概把握就行,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

其次,考研阅读是顺序出题,所以定位找不到的时候先做下一题再夹逼定位是个效率不错的方式。同时也注意,如果你定位发现不是顺序,那么需要怀疑一下是不是找错地方了。考研设置迷惑选项的常用方式就是两段中选两句话掐头去尾捏成一句。

再次,考研选项设置的迷惑性非常强,所以排除法比直接找正解更能保证正确率。具体排除哪些特征选项大家去自己分析黄皮书,我这里没办法一一列举。

2、新题型:这里重点说下排序的题目,一个我自创的不太容易纠结的办法,每次做的时候把所有可能的选项都填在这个空里面,慢慢往后做会发现哪个是更合适的,再擦掉多余选项。

例如第一个空明显是要讲什么原因的,那就把跟原因有关的选项都填上去,可能是a、d、g,到了后面几个空发现g是唯一可能的选项,那么第一个空的可能答案就只剩下a、d,再后面发现d与原文主旨不符合,那么答案一定是a。这样的正确率和时间都会有提高。

3、翻译:黄皮书有很多对翻译技巧的总结,总的来说就是一定要意译,直译一定没分。至于具体语法安排我觉得没必要在意,保证自己说出来的中文是人话就行,有的词翻译不出来都没关系,但是写出来的中文句子一定要通顺。多背单词多总结,翻译也拉分。

4、完型:因为分数少所以要快,所以只能依赖积累的语感。但其实好好做两套就会发现前后呼应的非常多,逻辑很重要,所以读两遍是至少的。有的人主张完型5分钟乱选,个人觉得考场上时间没有紧张到这个程度,尽量认真把能抓住的分数抓牢吧。

5、作文:首先,千万不要打草稿,或者草稿写提纲就行了,全文打草稿时间肯定不够。再就是整洁有时候比内容还拉分,我这回写的很顺所以通篇没有一个涂改,但句式和用词都极其简单,好几次都想改然后忍住了。看这个分数我想这个策略应该是用对了。

内容上中国老师改作文最喜欢的就是高大上,所以好好参考真题范文,总结自己的模板,多练多想,我觉得作文比阅读能提高的空间更大。

我用的是张剑给的范文,我看很多人推荐何凯文的作文书,但个人觉得句式太浅太呆,所以大家不要人云亦云,总结一套自己喜欢并且用的顺手的`模板,考前多练两次,作文不会有问题。

2023年考研心得体会篇5

众所周知,西医综合难,难在理解,难在记忆。西医综合占300分,是拉分的关键,一定要非常重视。复习的时候去理解的记忆,不要死记硬背,这样只会事倍功半。下面简单谈谈西医综合复习的方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找到考生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书要至少看三遍,看书的任务是帮助你搭建知识框架,第一、二遍从头至尾读,第三遍以后查读,并查缺补漏。

西医综合就是180道选择题,实际上是180个知识点,中间没有什么逻辑联系,所以做选择题(换句话就是题海战术),查找知识漏洞,这是主要方法。但是最需要注意的是,复习不要做太多题,不要把网撒太大,而要拿一本书反反复复的做,每本书最好连做带看三遍以上。

制定复习复习计划很关键(1)3月至9月:第一轮复习。每天坚持5~6小时。看书要细,不要放过任何细节。看完一节的书,再做题,如果还有时间再做各科的《医学考研真题解析》。第一轮复习完,可能会忘掉80%,但是基础肯定是有了。

(2)10月和11月:第二轮复习。主要看第一轮在书上划过的的知识讲解。

(3)12月至考前一周:第三轮复习。主要做《历年真题精析》、《模拟试题》。加起来共有30套题。每天一套,大约1个小时就可以做完。2个小时改错。然后再从头看书,主要查这段时间做题中自己有问题的知识。如果有时间应该再把《辅导讲义》上的知识点看一遍医学教。

(4)考前一周:复习做错的题。考前那天晚上要复习历年真题。

面对一尺来厚的书籍,众多莘莘学子只能望书兴叹,高声呼喊“廉颇老矣,尚能记否?”诚然辅导书上对西综常考点,难记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同学们也深深知道哪些部位是常考点,哪些部位是得分的关键。

可是当同学拿到试卷的一瞬间,才发现很多知识似曾相识,只是当时复习的时候与之擦肩而过,于是乎只有仰天长叹,当年的当年自己为何不把这些知识点纳入囊中呢?可是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随着考题难度不断加大,考题层出不穷,如果不掌握一些窍门,你又怎么在短短的时间内把其一举攻破?正因为没有好的技巧就出现了“今天记住明天忘,明天记住后天忘”,这就是传说中“愚公考研”。但是善于研究西医综合考题的同学会发现,西医综合中很多试题的出题点往往比较集中,有的常考点我们只要用特殊的记忆方法就会终身难忘,记忆西医综合常用的方法有:

联想记忆法:联想一个场景,把所要考到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达到记忆的效果。例如病理学常考点:炎性介质在炎症中的作用。

这种考点,没有任何理解之处,只能想办法记住。然而,记住这样的知识点是不容易的,但是联想记忆法可以让你轻松记忆,轻松得分。

谐音记忆方法:通过把知识点的文字换成同音的自己更加熟悉的文字,达到奇特的记忆效果。

内科学常考点:who分型方案中较常见的淋巴瘤亚型

淋巴瘤类型 染色体易位 免疫标记 临床特点

边缘区淋巴瘤 malt—mzl可有t(11;18) cd5、bcl-2 b细胞性,属惰性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 t(14;18) cdl0、bcl-2、bcl-6 b细胞性,化疗反应好,不能治愈

套细胞性淋巴瘤 t(11;14) cd5、bcl-1 b细胞性,发展快,化疗效果差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t(3;14) bcl-6、bcl一2 最常见的侵袭性nhl

burkitt淋巴 t(8;14) cd20、cd22、cd5 临床特点见本讲义《病理学》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t(2;5) cd30、ki-1(+) t细胞性,常有皮肤侵犯

周围性t细胞淋巴瘤 —— cd4、cd8 侵袭性淋巴瘤,化疗效果较差

以上由圆梦厦大考研网整理出的只是一些记忆方法,相信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一定能够总结出更多的好方法。或可以加入16年考研群 170743203 与大家讨论。当你发现医学知识的记忆是如此轻而易举而又充满乐趣时,下一个笑傲考场的人非你莫属。

需要注意的事项:

基础三门课内涵大、外延小,投入产出比更高;

一定不要从头一题一题往后做,而应该做完一门课再做一门课(a型b型x型)。推荐顺序:生理、内科(包括诊断)、生化、病理、外科,因为生理和内科是一个知识系统的,病理和外科是一个知识系统的,生化跟两边都不相关;

多选题:先固定一个选项,提高正确率。比如d项肯定不选,那么abc三项的组合只有6种可能。多选题每年有4至5道全选,两项、三项、全选比例接近2:1:1.多选题重在排除,而不是优选,所以尽量多选,少排除,但慎重全选(全选在生化、外科骨科中比较多见);

病例题:外延大,但是区分度小,经常要用“极端法”;病例题重在诊断。外科喜欢出在普外科和骨科;内科喜欢出在肺炎、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梗)、溃疡病、胰腺炎、肾炎、糖尿病等;

?考试大纲》后的附录有近三年的真题分析和难度系数。可以查一查每道题的难度系数,但是不要以难度系数为标准,而要以自己“确定”“拿不准”为标准。记住难度系数小于0.3的题,一般都看似简单,但是都事陷阱题,特别容易想当然。一共180道题,能够“确定”的题和“拿不准”的题应该保持在2:1;

不可能把180道题的考点都回忆起来,所以考试时切忌求全;尤其乍看题时,容易犯蒙,先跳过去不做,等这一科的题做完再回来重做。尽量先回忆后分析,最后在蒙;

其它选项都大概叙述,有一个是细节叙述则这个选项必错。

2023年考研心得体会篇6

现在在大学生中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学毕业就意味着面临失业”,所以说就业是现在困扰大学生的一个主要问题;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同学开始尝试走创业这条路,但由于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的不足,同学们对创业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消除同学们对就业与创业方面存在的困惑,增强同学们的就业与创业能力,拓宽同学们的思路,提升同学们的竞争能力,我院邀请了我们院的优秀校友黄成根为我们院xx级和xx级的同学进行了一个关于现代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讲座。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上最普遍的现象,大学生毕业后将何去何从,大学生的个人素质与就业观念究竟对他们的就业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同时大学生改如何创业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所以明确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原因何在迫在眉睫,我们这次讲座就针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难题是什么以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什么展开讨论。

在这次讲座上,黄成根学长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创业历程,给在座的同学讲解了如何去应聘,如何去创业和怎样面对挫折等,让同学们对就业与创业有了一个更深一层的了解,也学习到了一些关于创业的`知识;当代大学生应该要有创业意识,需要敏锐的眼光和灵活的头脑,更重要的是要坚持不懈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我们朝气蓬勃所以更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为理想而奋斗。

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同时可以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创业的道路布满荆棘,有的时候创业的成功与否并不一定与自己的努力成正比,关键是创业的方向、方式和方法,因此同学们要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增强自己的社会竞争力。

我们这次的讲座总体上举办得还算成功,对同学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积极地指导意义,让我们对目前的就业与创业形势有了一个更全面地了解,让同学们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