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观后感时,想要让读者感同身受,可以描述具体的观影场景,观后感是反思个人经历与影片内容的共鸣与差异,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青春劫观后感600字5篇,感谢您的参阅。

青春劫观后感600字篇1
拍高考题材的电影不少,但是能做到如此掌控的电影却很少见。
16岁的时候,高考失败,重新复读,觉得这个世界所有东西都在跟自己作对,家长、老师、高考、女友、同学、邻居。而正是在这个复读的一年中,加速了成熟的脚步,复读的不只是高考,而是从青葱到青春的成长。
青春的成长就是不断经历第一次的过程。没有恋爱过,没有告白过,青春的热血会冲破自己的懦弱。但是青春的热血一般伴随的都是头破血流的反省。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总会在你热血的时候给你当头一击棒喝,人难免就又会缩了回去。走一步,退两步,思第三步,哪一段第一次不是这样。
青春的成长总会伴随着亦敌亦友的朋友,他们会跟你争妹子打得头破血流,也会在外敌当前的时候做你最坚强的后盾。他们可能跟你在同一个宿舍,你们没有深交,但当他消失的那一刻,好像又掏空了你生命中的某一种习惯。他们可能外向可能内敛可能单纯可能细腻,但你总能接受各种多样性而又不带成见。
青春的成长就是第一次的恋爱,大千世界的恋爱故事大体是你爱的人爱别人,而爱你的你不爱。这个基本的道理我们都知道,但是体验了第一次才知道为什么恋爱的魔力让你对不爱你的人专情,而对爱你的傲慢。男主角居然也只有在自己失恋的深渊才能体会父母要离婚的伤感,哪怕他早就知道这是一个局。也就只有在时间和对恋爱新的体验中,才知道应该欣赏爱你的人对你的付出,双宿双飞去了人大。
所以说,青春的成长就是从懵懂到体谅。电影里面,像我们影子的中学生们都像我们曾经一样,老说别人幼稚,而自己干着没有担当的幼稚的事情。而我们接触了社会,知道我们无法保护同伴,知道我们身边看起来跟我们一样人有着不同的身家,知道我们对朋友背负的重担的无知程度,知道我们父母老师所经历的不能言说的痛。知道了这些,很难再幼稚下去。所以,我们体谅、我们担当、我们分担、我们才可能进化成更好的人。
虽然字幕的最后,居然和晓凡都考去了人大,虽然居然懂得了晓凡换发型的原因,虽然看起来居然这一次要紧紧抓住爱自己的那个人的付出,但青春总伴随着来来回回。说不定他会再次放弃爱他的人选择他爱的人。但是,在复读恋爱的这一段旅程,他只是更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想要什么。所以,青春的第一次,总要尝试,不在尝试中失败,哪能从失败中找到成功呢?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青春的故事。很明显,80后90后的青春不是北京胡同家属大院,山西汾阳晃荡迷茫。但对于青春的叛逆,青春的成长,每个重新翻看这一段的人,总会敲击到内心的共鸣。
秦海璐的老师演技真是神一般的,前面泼辣又幽默,最后说心里话那一段说到动情的地方,忍住眼泪而上嘴唇还一直抽动,真是细腻到家了。
各位中学生主角更是非常抢镜,男主角让人想起当年的夏雨,而李飞的饰演者每一场戏都让电影院充满欢乐。
青春劫观后感600字篇2
陈孝正说:“我的人生是只能建造一次的大厦,不可以有一厘米的误差。”所以,为了功利,他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婚姻,用他的话说:“我现在的成功是用我做人的失败来换取的。”搁在现在,陈孝正是典型的凤凰男,他的成长只有一个目的:成功。因为父亲早逝,母亲一手将他养大。不管在哪个时代,一个没有男人的家庭,妻儿老小遭遇各种艰难和嘲弄都是可以想象的。陈孝正从小就被光荣家门式的教育所绑架,他输不起。
林静也是如此,如果他没有目睹自己父亲和郑微母亲的-情,他和郑微或许会是校园里最亲密的情侣之一。因为这件事,林静没有原谅父亲,也殃及他和郑微的爱情,但他又明明放不下郑微。电影中,林静的戏份很少,但他是所有人物中最悲惨的一个,七年时光,郑微和陈孝正谈完了一场恋爱,而他的则走不出内心的阴影,备受折磨。在他约郑微出来吃饭后,他才开始走出那段阴影。
陈孝正太自卑,林静太狭隘,赵世永太懦弱。
时代、家庭、经历,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许开阳娶了门当户对的校长女儿,朱小北改名刘云不愿承认自己的过去…
回到三位主角的身上,我则不知道如何安排他们的命运。在小说《致青春》结尾,陈孝正至中年依然孤身一人,落魄不堪。我觉得作者将陈孝正写的太惨,不公平。而在电影《致青春》结尾,陈孝正回国做了老板,开了自己的公司,爱情于他只是一段遗憾。我烦到觉得导演将林静安排的太惨,同样不公平。或许,结局怎样都是错的。
命运或许就是这样,我们很难企图通过训练个性或调整环境就能有重大改变。就像阮莞和黎维娟,她们都在试图把握自己的命运,但最终都被命运所玩弄。
相比李樯的其他作品,《致青春》比不上《立春》、《孔雀》,但是一部不错的电影,至少它不再是原著中青涩的校园爱情,而是有关人生、命运、选择的探讨。
青春劫观后感600字篇3
毕业答辩后,就期待着这部电影!似乎看完这部电影,就意味着我要离开湖工了!离别的话,暂靠后!说说这部电影!
电影的一大亮点,选用新演员,演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林天娇,学校里的三好学生,家中的乖乖女;高翔,没有忧郁的气质,反而有着反抗沉重的阳光气质;林天傲,早熟初中生,剧中气氛的调节者;田甜,人跟名字一样甜(男朋友,傻傻的、纯纯的、暖暖的)。角色中人物性格冲突不强,小小的冲突也被导演幽默地化解了!学校反对早恋,他们居然剃成了光头;弟弟要报复姐夫,自己却被尿滋了。
既然是青春片,就一定要有熟悉的画面勾起回忆。班主任那句“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是否会想到高三那段“踏着月光去晨读,伴着月光回宿舍”时光吗?班主任那句“成绩倒数几名,坐在教室最后几排”,你是否会想到自己曾经是主动选择坐在前排的人呢?看到黑板上的课程表和值日生,你是否会想到自己曾经也擦过黑板,曾经的美术音乐课总在一学期第几周后就变成了语数外了?
既然是青春片,就一定要有学生与老师的冲突,学生与家长的矛盾,学生与学生的感情。当学生说“我想当演员”“我想飞”“我想考上三本”,老师却讽刺道“就你这样还能当演员”“她那样整个容就可以了,你这就戏”“你以为有翅膀就可以飞吗,你飞一个给我看看”。这是多么伤害我们的心灵!成绩差也不至于这样去挖苦吧!当妈妈毁了林天娇收藏的音乐天堂磁带,林天娇的一句“我不想像你活着一个虚伪的婚姻里”让母亲无话可说。给天骄一万个赞!妙,父母就不该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在我们的肩上,我们没有必要把全世界的压力都放在自己的身上,我们只想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电影中,最让我深刻的是高翔与石头的兄弟之情。他们虽有不同的生活轨迹,但彼此还是能交心。
既然是青春片,就一定要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么问题来了,最后林天娇和高翔会不会在非洲相遇呢!你会期待他们在一起吗?
一个阶段结束了,就不要去羡慕别人的感叹号或者句号,好好带着自己特有的符号向前进!
青春劫观后感600字篇4
女孩子通常为一爱一情不管不顾,男孩子却不行,这是一种文化的制约。
男一性一通常需要通过外界的肯定才能获得安全感,才能确认自身的价值。所以,男人是非常脆弱的动物,他永远带着一个厚厚的盔甲生活,为了保护他那脆弱的不堪一击的.自尊心。
很少男人可以抛开盔甲生活,很少男人可以一爱一女人胜过一爱一他自己,很少男人可以不做社会传统价值观念的人质。
所以,绕了一大圈之后的陈孝正回来了,他要重新一爱一郑薇,他决定要过一种真实的生活。
这个结局很好,这就是人的成长。
我们从小被很多观念、教育、父母和社会等等因素所催眠。我们通常只是在执行外界给我们的指令而不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那些真一性一情的人无疑是人群中的一个异数。真一性一情的人通常都比较可一爱一,因为他们更接近于真实。
电一影中的郑薇义无反顾地去追求一爱一情。那就是青春,青春就是盲目的。青春的盲目就在于“不管你喜不喜欢我,反正我喜欢你。”所以电一影里有一句话这样说:我们都一爱一自己胜过一爱一爱一情。
电一影里最一爱一爱一情的是谁?我认为不是那个可以片甲不留的女人施洁。而是老张。“我怀揣着对你的一爱一,就像一个窃贼怀揣着赃物一般,不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种一爱一是非常高贵的,它不染纤尘而兀自开放。这种一爱一是最自一由的,不为外界所干扰,它可以一直开放而永不凋谢。
对于一个成熟的人,当你一爱一一个人一爱一到一定的程度,你会心生敬畏,你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真的可以让对方幸福吗?”当你对这个问题不能给予肯定的答案的时候,你是不敢去一爱一的。
我们一爱一一个人总是想要得到,请问,你到底是一爱一对方还 是一爱一你自己?你一定要认真想一想这个问题。
真正的一爱一,成熟的一爱一,一定是以对方的需要,对方的幸福为最高原则的。
只有成熟的人才可能享受真正的一爱一情而不被一爱一情所困扰。
献给《致青春》,献给逝去的迷惘岁月。
青春劫观后感600字篇5
董卿变得柔和起来
前几年在看董卿主持节目的时候我就判断董卿是一个控制型的女人。节目中不断展现她的强势,经常打断嘉宾和评委的话,让人觉得有些反感。之后就没怎么关注她,直到诗词大会董卿的蕙质兰心让很多观众惊讶,这次《朗读者》让我对董卿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发现董卿变得柔和起来,无论主持还是表达让人觉得很舒服。董卿作为制作人及主持人,用一个个“遇见”的故事和精美的文字展现出有血有肉的人生经历。
这就是她的成长。我们每个人都会接触各种不同的人,有很多人很有才但是未必懂得和别人交往,做事的时候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我想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在很好表达自己的同时还让别人舒服。
如何与人交往?我认识的李局有几句经典的话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与人合作要学会:
三把最管用的钥匙:尊重、微笑、谢谢。
三个带来:带来快乐、带来利益、带来希望。
世界小姐张梓琳分享为人母的故事
世界小姐张梓琳与大家分享了人生中母亲角色的转变,世界小姐带给她的是惊喜,而作为一位母亲则是更多感性和感动。也正如她在节目中给孩子朗读的《愿你慢慢长大》:“愿你被许多人爱,如果没有就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能够睡到自然醒。”
许渊冲老爷子诠释热爱的力量
第一次知道许袁冲是源于《朗读者》,老爷子今年已是96岁的高龄,每天却工作到凌晨三四点。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他的名片上印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第一人”看完这个是不是觉得老爷子很狂?其实不然。
许渊冲的人生格言是'自信使人进步,自卑使人落后',此言非虚。诚如钱钟书先生所言:'足下译著兼诗词两体制,英法两语种,如十八般武艺之有双枪将,左右开弓手矣!'迄今为止,有哪一位外国学者能够用中英文互译?有哪一位中国学者用英法两种外语翻译过中国的诗词?'
当老爷子和董卿聊起翻译时,活力四射、两眼发光、乐在其中。我想这就是爱好的最高境界,翻译乃老爷子的真爱。他说自己有一个小目标,如果能活到100岁,他要把剩下的不到30本的莎士比亚的著作翻译完。老爷子都如此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撸起袖子加油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