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收获的作文5篇

时间:2024-07-14 作者:Gourmand

作文结合实际生活经历,可以让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让孩子多写作文,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实践收获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实践收获的作文5篇

实践收获的作文篇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我们获取知识的起点,但死读书而缺少思考和实践,同样无法让我们走得更远。只有深刻理解书本中的道理,并付诸实践,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前段时间读了《古文观止》,其中《周郑交质》一文令我记忆犹新。周王室与郑国为了达成共识而交换君王的亲室,可两国并未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后来相互摒弃、伤害,甚至交恶。文章末尾评论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意思是说,不是发自内心的信任,有人质也没有意义,懂得将心比心地办事,并用礼来约束自己,即使没有人质,谁又能离间他们呢?《论语》里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任是多么重要啊!最近的经历让我更确信了这一点。

字芮暗囊惶欤我独自一人坐地铁回家,正值下班高峰,本就拥挤的车厢里更是摩肩接踵,让人心情烦躁。我刚勉强站稳在人潮里,便被身旁一双黝黑的大手使劲儿拽住了肩膀,我本能地大声一喊:“干什么呀?”然后使劲儿一甩胳膊,那位比我矮一头还多的陌生人踉跄了几步,一下子靠在我身旁的地铁门上。他一脸歉意地把头深深低了下去,不停地说:“对不起啊,实在是……唉,人太多了。”

我上下打量着他,六十岁上下,头发花白,外地口音,戴一顶因褪色而显得灰白的贝雷帽,穿着劣质的黑布马甲,和这闷热的环境很不协调。我一直站在他身边,看着四处张望的他,感觉很可疑。

还有一站就到了,我不禁松了口气。可我刚准备下车,却又被他拉住了。皮肤粗糙的他皱着眉,眯缝着的眼深陷在布满皱纹的眼窝里,嘴唇干裂得要冒出血来。他该不会找我要钱吧?我心想。“您再等一站行吗,我第一次来北京,东西太多了,停车时间又短,您帮我拿一些下车行吗?我孙女在下一站等我呢!”他说。“您东西在哪儿呢?”我问。他用手指了指远处几只很大的、鼓鼓的塑料编织袋。“可那些东西明明在另一节车厢啊,您确定那是您的东西吗?”我疑惑地问。他转过头,叹了口气,又不住地摇头:“算了算了。”

他的行李怎么会出现在另一节车厢?我到底该不该帮他?这时我想起了《周郑交质》里的那句话:“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问之?”是啊,当没有所谓的凭据和法则约束我们的行为时,唯有把真心交给彼此,才能换取真正的诚信。

最终,我没有立即下车,而是选择多坐一站帮他拿东西。当那行李被车厢里一双双真诚的手托举、传递时,我分明地感到,这些素昧平生又心地善良的人们传递的不仅是陌生人沉重的行李,还有发自内心的真诚和信任。

读书使我明理,实践让读书体现出价值;感悟与反思,又让我收获丰厚。

教师点评

文章从阅读的古文中引入“信任”这一话题,结合亲身体验,更深入地感受到“信任”对于一个人、社会的价值。文章的人物描写深入细致。“头深深低了下去,不停地说……”表现出这个外地人满怀歉意、紧张不安的心态;“头发花白,外地口音,戴一顶因褪色而显得灰白的贝雷帽,穿着劣质的黑布马甲”等多处外貌描写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读来栩栩如生。叙述紧扣主题,将读书所得、生活经历和事后感悟表达得充分透彻。

实践收获的作文篇2

谈起“读书”,没有人会否认它的必要性,因为读书是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但这也仅仅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而已。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典故――纸上谈兵。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他自幼饱读兵书,讲起军事上的策略,就连他的老父,那个八大名将之一的赵奢,也都不是他的对手,但是赵括的军事实战经验却极其匮乏。不过赵王很欣赏他对兵法的了解,于是在他的父亲过世后,将兵权交给了赵括,让他带领赵国的大军同另一位秦国的名将白起一战,赵括自以为自己此战必胜,就立下军令状。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与身经百战的白起相战,注定会失败,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而赵括的家族也差点满门被灭。

是啊,赵括他自幼读兵书,对于书中的知识他父亲也甘拜下风,但是他上了战场却不堪一击。可见,读书虽然是必要的,但是实践却是必需的。

其实,古人一直在提醒我们,实践要远比读书重要。刘彝,宋朝的水利专家,提出了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主张。明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更是为了实践自己从书中学到的知识而跋涉过千山万水,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突破。

而如今的教育也是如此。课程中,教师不光只教授知识,还会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比如物理化学课的实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实践?

对于我们而言,不光要读课本,更要去实践,因为实践是另一种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并且是对书本知识的转化。书本上的知识终究是前人的经验,我们如果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那么也就只有前人的高度;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实现知识的突破,达到一种更高、更远、更深的境界。

因此,要读书,更要实践;要学习,更要深思,才能有所收获。

实践收获的作文篇3

曾多次拜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捧起又放下。总是对那充满诗意的书品产生了无尽的困惑:先生为何称旅行为苦旅?既然是苦旅,先生又缘何一次次地踏上旅程?

循着先生的脚步,我展开了我的西行。旅行很快乐。我看见了尘封千年的兵马俑,我看见了大漠深处的月牙泉。我收获,因为浩瀚的秦史就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快乐,因为断绝人烟的大漠深处竟有如此一片绿洲。我的收获是形体上的。

翻开文集,游于文字中,再借先生的眼睛观察,我却感到了一丝苦。我用心灵与兵马俑对话,我触到了繁华不再的咸阳城的一声叹息;我用心灵与月牙泉窃语,我感到风吹狂沙,小泉可能在弹指间被埋没的恐惧。我的收获是苦,是心灵上的苦。

我驚异,去旅游、去躬行,竟能在快乐的游程中收获一丝哀伤!

在西行途中,我再次翻开余秋雨先生的著作,越发地了解了他。他游敦煌,历兰州,攀沙山,览咸阳,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风景。一次次思想的游历,使他一次次收获到人世间的真谛,虽有苦感,咽下却觉甘甜,我想这大概就是先生一次又一次进行文化苦旅的原因吧?

我不停地行走西行旅途中,带着《文化苦旅》边走边思:王安石的褒禅山之行是苦的,但他的心灵旅行却是有收获的,因为明白了以“志”“力”“假于物”达到人生的目标的道理。东坡先生的石钟山之行也是苦的,但他的心灵之旅也是有收获的,因为他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而今,我的西行之旅既快乐,又疲劳。不过,也有了自己独有的收获——读起《文化苦旅》时,旅途的`疲惫渐已消失;读起《文化苦旅》时,孤独的感觉离己而去;读起《文化苦旅》时,更是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我的心灵随着《文化苦旅》而置于阳光下,扫除了阴霾,换上了温暖与明亮。我的心灵来到了阳光下、大漠上,充满了希望,满眼是生命的光彩。我在前人的心灵旅行中,终于找到了一边行走一边读书的轻松,终于收获到了只有心灵的苦旅才能越来越接近思想的天堂之真理。

说得不错!读书、旅行、实践,尽管是一次“苦旅”,但又是人生的最大收获……

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的最大亮点是内容厚实,立意深刻。以《文化苦旅》为全文的线索,构思精巧,情节安排曲折生动,引人入胜。作者由对《文化苦旅》的“苦”起疑,继而惊异先生“竟能在快乐的游程中收获一丝哀伤”,明白先生的收获正在于他“心灵的苦旅”。由“我”带着《文化苦旅》“旅行很快乐”,也“疲劳”,继而“边走边思”,“终于收获到只有心灵的苦旅才能越来越接近思想的天堂之真理”。文章写得含蓄,富有哲理,显示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以及思维的深刻。

文章写得有“波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致,牵动阅卷老师的情感神经,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实践收获的作文篇4

读书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那么收获也只不过是天边的浮云。

——题记 读书·小巷旧忆

一本关于北京往事的书勾起了我对小巷的兴趣,书上写北京的小巷幽深静谧,充斥着温馨与安宁,承载了无数小巷人的回忆。“只是一条窄窄的、幽静古朴的小巷,却和我们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每每走进小巷,看着熟悉的红墙碧瓦被阳光覆盖上一层金黄的薄纱,数着来往或是盘旋的飞鸟,无数回忆涌来,那是我们的青春。”读过这段话,我对小巷有了不一样的遐想和憧憬,便希望能亲身探访,切身体会小巷的美。

实践·探寻南巷

初入小巷,一阵悠扬的二胡声弥散在空气中,也萦绕在脑海中,那一刻足以让人享受心灵的宁静与感动,那正是城市中没有的幽静惬意,那是小巷的声音。拐角处一家杂货店,木质招牌上方正地挂着“北京故事”,走进店里买下一瓶小巷中炙手可热的北冰洋饮料,一丝冰凉甘甜滑过舌尖,这是小巷的味道。深入小巷,悦耳的二胡声仿佛越来越近,屋顶瓦片上招呼同伴的鸟的叫声和着这曲调探入耳中,这是小巷独有的悠然闲趣。院落门前竹椅上静默地看着孩童们嬉戏的带着笑靥的老人,身旁微笑着织围巾的慈爱的母亲,纯真快乐玩耍的孩子们,这是小巷孕育的朴实的人们。这一切都与书中相仿,却又有些不同,窄窄的小巷承载了太多欢声笑语,让小巷人们乐享人生,这一幕幕,如书中所说,培养了人们与小巷的感情。

收获·感触良多

日薄西山,光影斑驳,我有了不少收获。一步步背离小巷,回到属于城市的喧嚣,那悦耳的二胡声消弭于身后的小巷中。在这里,我寻觅到了书中所写的幽静古朴,探访到了巷中的温馨与安宁,更感受到了小巷中独有的北京气息,这感受是读书无法给予我的收获。

?评点】

文章将读书、实践、收获分为三个部分来写,层次井然。第一部分,主要突出了阅读内容所引发的联想;第二部分,是通过听觉、视觉等来再现小巷的真实场景,和第一部分书中的内容遥相呼应;第三部分,则是作者探访小巷的收获,也是其亲身感受,紧紧扣住了文章的主题。

实践收获的作文篇5

寒假劳动带给我的是欣喜,是得到成果后的喜悦。一方面,我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中学习,充实了自我,真正地走出课堂。去帮助家人,让家人享受自己的成果,使自己陶醉在喜悦之中,有时会很累,但更多的感觉是我在成长,我在有意义地成长。

另一方面,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没有劳动经验,没有与人配合,有些东西以前没有尝试过,难免会出差错,如果我还一成不变的话,以后很有可能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现在的社会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拥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及一些应辨能力,光靠在学校汲取知识,远远不够,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通过这次劳动,我知道了劳动的辛苦,平时我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天真的认为劳动十分简单,只要稍微用用力就行了,谁知道劳动这样辛苦,每一个干净整洁的房间,都是由父母的汗水洗刷而成的。想一想自己以前的行为我感到无地自容,感到羞愧万分,感到耻辱。

通过这次劳动我学会了珍惜,懂得了感恩。知道了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就是不可饶恕的犯罪。知道了不管任何事都需要劳动与汗水才能成功。任何事都不会不劳而获,都不回天上掉馅饼。任何事付出与收获都成正比,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在这次劳动中,我增加了劳动经验,提高了与人配合的能力。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知道了劳动最光荣。而且在这次劳动中我感到自己的心灵有了巨大的升华,仿佛甘霖的滋润,让我心旷神怡。

当我在切身体验劳动时。劳动确实很辛苦,但却是苦中带甜的。劳动的感受,在劳累时大汗淋漓的感受。这些都不是能从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所能触摸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