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家风的作文7篇

时间:2024-04-05 作者:Monody

写作文可以让我们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能获得心灵的宣泄,写作文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项任务,它要求我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传承家风的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传承家风的作文7篇

传承家风的作文篇1

“无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勤俭节约,低碳环保,创造美好环境。说起来是很容易,但是实际做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啦!

每个月我们家通常都要来一次彻彻底底的大扫除,除旧换新。今天一大早就看到妈妈洗窗帘,擦玻璃,我看到了也不能闲着就主动选择擦玻璃。我拿好擦玻璃的神器,站到阳台上,正面吹来了徐徐微风,双脚开始发抖,看下去大地仿佛变成了魔鬼,发出阵阵恐怖的笑声,我缓缓地蹲下来深呼吸鼓起勇气,用力按住神器慢慢的来回擦,我迈着轻微的步伐如同蜗牛般速度向着旁边慢慢移动,仿佛漂浮在大海之中。我仍坚持不懈把玻璃擦的一层不染。回头看到妈妈都汗流浃背了还再辛苦地拖地,心想:妈妈都没说累,我又怎么能说累呢?我要跟妈妈比看谁打扫的'既快又干净。于是我又认真的打扫起来,把我们家的宝贝们都打扫得既干净又漂亮。

看到焕然一新的房间妈妈告诉我:“人的双手是个宝,勤劳可以创造一切。”爱劳动,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劳动中体验到快乐。

传承家风的作文篇2

家风,塑造孩子的无形力量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构成了家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了。

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如语言环境、情感环境、人际环境、道德环境。家是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

传承家风的作文篇3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浙江的家训、家风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即具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因,又有鲜明而特别的地域特色,字里行间无不折射出文明传承过程中的思想火花。因此,在浙江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人才辈出,文化荟萃。

在《浙江好家风》这本书中,我便认识了几位爱国、爱家、诚实守信的“好家风传承人”。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属孔胜东和谢杨琳了。孔胜东是杭州的一名公交车司机,在他的车上,许多东西都可以为有需要的乘客排忧解难。不仅如此,孔叔叔还自费购买茶叶几十斤,一次性杯子几万只,还把泡好的茶带到车上,供乘客们免费饮用。这样的服务,让孔胜东没有收到过一起投诉,因此,孔胜东在工作上,也有了更大的动力。他还不仅仅是个“特别”的公交车司机呢!除了工作日,他更是30年如一日坚持在周末“义务为民修理自行车”,是人们公认的“活雷锋”。平时,他很准时地到达,为民服务;后来,自己的家变了,服务的心却没变,依然骑车一小时,坚守在岗位上,就连全家团圆的除夕之夜,孔叔叔也雷打不动地出现在修车点。孔胜东真是一位爱国、爱人民、诚实守信,用奉献谱写人生的“杭州模范”,“杭州英雄”!

除了孔胜东模范,我还认识了“用一双小手撑起家”的一位小女孩——谢杨琳。来自宁波的小杨琳,为了照顾重病的爸爸,用孝心和坚强挑起了一个家庭的重担,每天帮爸爸做这做那,还经常抢先妈妈一步,把家务都做好。她这种精神时刻激励着我,让我要向她学习!说到家风,我们家当然也有家风,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勤俭持家了。虽然勤俭很普通,但它也有它的不平凡,勤俭是一种传统美德,我们更要义不容辞地去传承这种美德,弘扬这种美德,履行这种美德。在我们家里,洗脸的水可以二次利用,用来冲坐便器。一些糖果盒子都再次利用起来,用来分类装一些小东西、小玩意儿,即不浪费盒子,又让家看起来整洁、美观。就连裂了的拖鞋也要缝缝好继续穿……这种在生活中勤俭的小事真是数不胜数。这就是我们,一个勤俭的家庭……

中华,到处有着品格高尚的好公民,他们的故事,让我感动,让我感触很深,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全面发展,爱国、爱家、诚实守信的好学生,好公民!

传承家风的作文篇4

俗话说,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而我们家的家风有很多,我就写最重要的一条吧。

在我家,父母经常教导我,做一个拾金不昧、不贪图钱财的人,这句话就印在了我心里。可小时候的我却不懂得什么叫拾金不昧。

六岁的一天,叔叔带妹妹来我家里玩,当妹妹到我家的时候,我就马上带着她去我卧室里玩。我们玩公主游戏,两个人穿漂亮衣服,在那里玩得很开心。当我们玩得正高兴的时候,叔叔说要走了,说完便带她回家去了。当他们走的时候,一个玉项链落在了那,眼尖的我马上跑过去,一只手里拿着书,一只手拿项链。拿到项链后的我马上往房间里跑,赶紧把他藏了起来。吃晚饭的'时候,我忐忑不安。爸妈好像看穿了我的心,反复地问我发生什么事了?禁不住爸妈的追问,我最终吞吞吐吐地把事情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把碗“砰”的一声放到了桌子上,大声喊道:“马上给我拿出来!”我连忙跑到卧室,把项链拿了出来,妈妈拿过项链,心平气和地说,做人要拾金不昧,不论在哪里捡的,都要还给别人,不然它的主人会伤心的。我点了点头。

妈妈把项链还给了妹妹,她连声道谢,而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拾金不昧。

传承家风的作文篇5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什么是家风?家风是祖先流传下来的优良精神品质,更是成就良好家庭的精神因素。而良好的家风又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是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可见,优良的家风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国家问题。

良好的家风是人生有成的助力条件。北宋司马光,政治、历史学家,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的意识,写下了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司马光教子有方,他的儿女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持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的说法。

良好的家风是优秀人格促成的因素。民国时期,抗日英雄吉鸿昌秉承父训,把父亲的告诫“做官不许发财”题在瓷碗上烧制,以勉励自己,且其为人也言行一致,一生清白潇洒,处处为民,最终抗日牺牲,青史留名。

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家族式腐败”,有的是“夫妻同伸手”,有的是“寻租父子军”,有的是“贪腐一家亲”。因受贿罪一审被判无期徒刑的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97%的贿金是通过其子刘德成收受的。“家族式腐败”多伴有家风不正、家教不严,领导干部和家属子女间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最终突破法律底线,一同步入腐败的深渊,身陷囹圄。

优良家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魂,是现代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让我们一起传承祖辈家风,扬我中华美德。

传承家风的作文篇6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张子怡,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家风》。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家庭的风气,那么,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呢?

那天吃过晚饭,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心里却还在想。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呢?妈妈的声音传了过来:“你写完作业了?”我没动。眼前的电视被关掉了,“你现在应该做什么,不知道吗?”唉!这句话我从上幼儿园时就听得耳朵出了茧子了,去写作业吧。“老毛病了,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记不住吗?”——这不就是我家的家风吗?

从小,该我写作业的时候,电视从不开着,也没任何杂音打扰我,每次都只能是写完当天作业,才可以看电视或玩电脑,小学时不管是冬夏,每天晚上9: 00是必须睡觉的,想玩门都没有。现在初中了,也只能写过作业就睡觉,只有周日才可以自由。原来父母想让我养成:认真做事,规律科学的好习惯。每次家里来了客人,父母都教我如何打招呼,他们也是热情招待;爷爷奶奶来了,妈妈总是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而且最好吃的菜总是在爷爷奶奶面前,螃蟹也是给他们最大的`,而妈妈只是吃最小的。仔细想想,这不也是我家的家风吗?尊老爱糼,礼让待客,谦和做人。

这样想起来,我仿佛记起了很多,我们全家人在一起的时候。要么关注国家热点,要么做些趣味游戏。从来听不到父母讲邻里是非,也从不争亲朋得失。他们只是认真做事,认真做人,这也是我家的家风。做有益的事,做坦荡君子,不做戚戚小人。

我想:我家的家风,不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美德吗:厚德载物,认真做事,中庸做人。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也要说: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国家,国家影响世界!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国早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界。孔子提倡:“仁者爱人”,以“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而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如此,有的国家总是以老大自居,总是希望别国乱起来,自己坐收渔利。总是不能以“仁爱”的心态对待别人,今天挑点事端,明天做点手脚。这不正是中国人嗤之以鼻的小人行径吗?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千家万户淳正的家风,用我们民族的精神去影响世界,让世界早日“仁爱”起来吧!

传承家风的作文篇7

树立良好家风,传承中华美德。

古有岳母为儿刺字名流千古,尽显岳氏家风;曾国藩以“勤”为人生要义,彰显曾门家风;现有卢永根心存大教育,甘愿化作护花的春泥,英雄杨科璋以速度书写青春,用怀抱护住花朵。这是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这是代代相传的民族之风!

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辛穆存心。记得,在七年前的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天里,外婆突发重病,在住院期间,爸爸妈妈放下所有的一切,就这样交替着、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外婆,每每看到他们疲惫不堪的身影,就让我心疼不已,这段记忆让我永远难以忘怀。

这些就是孝心吗?长大后才知道,爸爸妈妈是在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现在的我,在家人吃过饭后,我会主动的洗碗,在妈妈下班后,我会主动给妈妈倒杯茶……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感恩父母的付出,珍惜幸福的生活。我觉得这就是最大的“孝”。

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小时候爷爷就常讲“节俭兴家,浪费可耻”。这个浅显的道理,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节俭之人,爸爸妈妈也继承了他们的优良传统。在我的家里穿衣服从不讲究穿大牌。爸爸妈妈总说:穿衣只要大方得体就可以。我也是节俭之人,铅笔用到握不住再换新的。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从来都是让我吃多少盛多少,不允许掉剩饭。爸爸妈妈对我的要求是:不浪费,不攀比。时间长了,我就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这完全来自于我严格的家教。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俭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也是一份社会义务的担当。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之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之长眠。在我家“勤”不仅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了在生活中。奶奶用它勤劳的双手把我家的空地整成一个小菜园,让我们吃上了纯绿色无污染的蔬菜。姥姥姥爷更是勤奋之人,姥姥除了睡觉好像没有一刻是闲着的,好像她的眼里总有干不完的活。

还有我的爸爸,他在工作上也很努力,每天早出晚归,总是一丝不苟,踏踏实实。总之,勤奋才能让人上进,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一定也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买地不肥实,其繁系耕凿。良田少锄理,兰焦香亦薄。”长辈们用勤劳的双手为我们创造了美好而又幸福的生活,所以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千年家风,“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幅家教对联,底蕴厚重,韵味深长。于家,这是风范;于国,那是脊梁!我们的国家是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良好的家风家训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他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