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读后感是我们对书中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思考和研究,更加了解和探索不同的文化,以下是合同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丰子恺《姓》读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丰子恺《姓》读后感篇1
寒假期间,我读了《丰子恺儿童文学》,我非常喜欢读这本书。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丰子恺儿童文学》这本书中收录的故事,是丰子恺在70年前的《新少年》里连载的作品,里面记录的是几个喜欢美术的小孩子的经历。
书中有很多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很漂亮。里面的故事更是有趣极了!其中有一篇《儿童节前夜》,讲了一个叫逢春的孩子和她的弟弟如金、及同学华明,三个人一起尝试做书签的故事。
你们可能会问:做书签不是很好做吗?丰子恺为什么偏偏写这个呢?我告诉你们吧:他们可不是用一般的水彩笔画的,而是用山芋做的“刻版画”书签。他们是先在纸上画出想要刻的图案,华明和弟弟觉得刻图案简单,就先把图案刻在山芋上,逢春觉得太便宜他们,因为这是比较容易的工作。之后,逢春自己把题字和年号给小心地刻上。接着他们把刻好的山芋粘在厚厚的黄纸上,再把黄纸放在外面晾干。这就完成了制作书签的刻印工具。第二天早晨,华明逢春和如金到外面爬上一棵大树,发现周围有很多三原色混合的颜色,华明提议:“我们用三原色——红黄蓝来印刷书签怎么样?”大家觉得华明这个意见很不错。回到家里,华明来印红色,如今印黄色,逢春印蓝色。他们干得很起劲儿,一直干到姆妈叫他们吃中饭。红黄蓝三原色的书签就这样制作好了。
这本书大概每个故事都有写逢春、华明和如金他们创作作品,能让读者从其中了解很多美术创作的知识。丰子恺先生的文字功底特别棒,故事的语言也非常生动、活泼,小孩子都会喜欢看的。我就经常读着读着就大声跟妈妈说:“太好看了!”我去美国的时候,把这本书一直带在身边。
同学们,你想不想看看?
丰子恺《姓》读后感篇2
在这个漫长的暑假里,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很有意义,因为我读了很多有趣的书籍。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苹果树上的外婆》《丰子恺·童话卷》等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书是《丰子恺·童话卷》,因为这本书讲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丰子恺·童话卷》是由中国著名文学大师丰子恺所著,是一本极好的书。在这本书中,有几个故事让我资金感触良多,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便是《姚晏大医师》。
?姚晏大医师》讲的是一家报社接到一封匿名信,信上说,有两个人生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病,这种病的表现是病人常常吐口水,或者脊背发痒,又或者拿东西时手常常发抖,病人最后因心碎肠断而死亡。报社是为了及时让市民做好预防,将这封信登在报上。终于,这封信一传十、十传百、白传千……人们把这种病称为“心病”。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下,成千上万的人“患病”,却没有任何一位医师能治好这种病。有一天,一名从外地来的叫姚晏的医师说他能治好此病。不久,“心病”在城中绝迹,姚晏大医师再瘦了许多人的钱后失踪了。这时,人们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人们渐渐发现,姚晏大医师的药竟然是苏打粉。“心病”其实不是病,而是人们的疑心在搞鬼。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完全相信别的话,也不要相信社会上的谣言。
丰子恺《姓》读后感篇3
读贵报陈巨来《记丰子恺》一文,说丰乃是一醇厚老人,深以为然,并也让我想起一件往事。上世纪六十年代我还在初中读书,在报上常见子恺漫画,想先生准是个诙谐幽默之人,如能当面聆听他的教诲一定十分有趣。一天我偶尔从电话本上见到丰先生家的号码,便径直给他挂了电话,正是丰先生本人接的。他听我说要跟他学画乐呵呵地笑了,并热情邀请我去他家做客,就这样我与丰先生认识了。丰先生真是一厚道之人,对我这个不谙世故的学童和信笔涂鸦的绘画,毫无一点不耐烦。有几次还亲自取出纸笔给我讲解,这在今人看来有点滑稽,令人难以置信。
教画之余先生还喜欢与我随便聊聊,有两则我至今记得,一是画画要有思想,所谓“笔墨有声,丹青如镜”,并把这两句话题写在我的笔记本上。还有一句话已成他的口头禅:“先器识后文艺”,后来我查了书方知,这是太老师弘一大师的话,出自唐书·裴行俭传公文有约提供,即首重人格修养,次重文艺学习(见《缘缘堂随笔集》)。
丰先生当时任画院院长,虽平时不必坐班,但依然很忙。有几次我去他家,整个下午他都忙于待客。等他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我也赶紧告辞,走出他家时已见万家灯火。回到家中,父亲知我去丰先生家这么晚,批评说:“丰先生是大画家,哪有时间与尔小孩子在扯皮。”我听了深感惭怍。
几天后我又一次去丰先生家,说自己即将参加中考,画就不学了。先生听了颇为惋惜:“中学生读书要全面发展更好。”说完从内室取出他的一张两寸相片,在背面写:林凤生小友惠存,丰子恺。许多年过去了,此后我虽未再见过丰先生,但他那种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精神却鞭策我去为人师表,教好我的学生。
丰子恺《姓》读后感篇4
今天早上我看了《给我的孩子们》这篇文章,它给我的感触很深。我认为丰子恺老先生的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他对孩子的心理刻画得十分传神,也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词进行了一些加工。而这一切又是真情实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有时会伤感,有时会捧腹,有时又会联想翩翩。
有一段话,让我的眼睛渐渐模糊了――“软儿!你常常耍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去,而有一次,我甚至打了你,看你嚎哭的样子,我竟不安慰,还大声说‘这就是你的下场!’我现在痛苦极了,后悔自己为什么那么无情。可后悔有什么用呢?我只能十分真诚地对你说:‘软儿,原谅我吧!我错了,我应该平下心给你讲对与错,不该那么粗鲁,当时,你也还是个小孩,什么事也不懂。’”,他用自己真诚的一颗心,期望去弥补往时的错失,也对自己的鲁莽后悔莫及,多么负责任的父亲啊!也许软儿已不记得这件早在十几年前的事了,可他还是向我们描述出来,如同对待一件大事,郑重地进行道歉,丰老先生这样率真的个性令我深思。
有的话又让我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瞻瞻,你最纯真可爱,我每次剃了头,你都疑心我变成了和尚,好几时都不让我抱。最好玩的是,今年夏季,你发现我的腋上长满了毛,又以为我是黄鼠狼,忽然挣脱了我的怀抱,好久都不理我”,那么可爱啊!都说,童年是天真的,是啊!我们的心里充满了莫多的问号,大人们却非常死板,总也不能理解我们的内心想法,总拿我们说的话不当回事,或者应付两句就完事。不像我们小孩,对任何事情都充满热情和好奇,我们的世界总是那样的'美丽、纯真,怪不得丰老先生会这么羡慕我们的童真。
童年就应该自然地过,不能做作,要真实,因为它是一个人最美好的回忆。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一段天真无邪的童年。
丰子恺《姓》读后感篇5
知道丰子恺是因为魔法象故事进课堂的一个读书活动,当时在该读书群里报了名,很庆幸收到了这本书,当看到干净而简洁的封面上一位正在读书的儒雅先生,让我一见倾心。他的漫画简洁生动,清新自然,意味深长,既有古典诗词的美妙意境,又不失中国传统绘画的章法和气韵。
?丰子恺的故事》讲述的是丰子恺从少年直至终老的人生故事,这即是一部传记式的故事集,也是一部反映大千世界和人生百态的社会丛书,书中描述了丰子恺经历了中国几个艰难和动乱的历史时期,其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这些成就与他的勤奋好学和善于钻研的治学态度密不可分。丰子恺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是他的博爱和爱国,在他的众多作品里更多的是对贫苦大众的展现,折射出他对人间悲欢离合、悲悯仁爱、忧国忧民之情,当面对大灾大难时,面对日本侵略者宁做流浪汉不当亡国奴的一颗大义凛然的爱国之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丰子恺并非天才,他的一生的成就都与他的勤奋好学和善与钻研的治学态度密不可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不断修炼“内功”,当自身的业务技能提高了,才能够在课堂上深入浅出,享受着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