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传递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影响他人的思考和行动,写读后感的过程,可以促使我们思考生活中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问题背后问题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问题背后问题读后感篇1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以一种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叙事风格讲述了一个深层次的组织理论问题。全书深入浅出,事例生动,核心仅有一个:如何提高组织内部成员的个人职责意识。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谁为此事负责?为什么他们总是不能做得好些?为什么我们必须忍受这样的变化?这些问题看似理由充分,情有可原,却暴露出个人职责意识的淡薄。个人职责意识的缺乏,导致了推诿、抱怨、拖延、执行不力,成为社会的一大流行病。如果没有强烈的个人职责意识,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可能到达目标,实现愿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所以我们要逐步学习和实践qbq式的思考方式,先修炼自我的想法,之后能问较好的问题,最终付诸行动,选择做一个有职责感的人,从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一、修炼自我的想法
有一句印度格言是这样说的:“看着你的想法,它们变成了言语;看着你的言语,它们变成了行动;看着你的行动,它们变成了习惯;看着你的习惯,它们变成了性格;看着你的性格,它们变成了你的命运。“所有的念头和想法源自于我们的内心,不断累积就构成了今日的这个自我。
而工作是一个施展自我才能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决断力、适应力以及协调本事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以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供给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在平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珍惜每一次与客户相遇的机会和瞬间,创造独一无二的服务与体验价值,在此同时也正考验着每一位伙伴,是否能够发挥公司和营业部的主人翁精神,承担起树立公司、营业部和个人品牌的职责意识,承诺用自我的智力、心力和劳力,进取主动地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提高和成长。
二、能问较好的问题
遇到问题,许多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按照以往的固有思维模式,对外界事物做出负面的反应,在脑海中浮现出“错问题”。可是,如果我们能够在做出选择前,慢10秒,以客观辩证的思维方式,再认真研究一下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或者说导致问题的真正本质是什么,然后再修正自我的想法,提出更好地问题,那么将有助于我们在问题中寻找到正确的答案。
那如何分辨问题的好坏?比较好的问题究竟“长”什么模样呢?qbq有三项指导原则:
1、以“什么”或“该如何”这两个词来发问,而不是用“为什么”、“什么时候”或“谁”;
2、在所有问题中包含“我”字在内,而不是只包含:“他”、“他们”、“我们”、“你”或“你们”;
3、把问题的中心词放在动词上,也就是放在行动上。
在平日的工作中,有伙伴经常会抱怨:公司的薪酬为何这么高?我们要到什么时候,才会更有竞争力?其实这些问题能够用qbq的正确问题来代替:我该如何为我的客户提升附加价值?我如何能基于现状找到更有吸引力的卖点?当我们把焦点从他人与周遭环境中转移开,聚焦在自我本身如何能做得更好上头,摆在如何将力气与精神用在力所能及的事物时,将大幅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使我们的工作更简便、更欢乐,最重要的是有益于问题的解决。
三、付诸行动
马克·吐温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改变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想要感觉安全无虞,去做本来就会做的事;若想要真正成长,那就要挑战本事的。极限,也就是暂时地失去安全感,所以······当你不能确定自我在做什么时,起码要明白,你正在成长。的确如此,即使行动导致错误,却也带来了学习和成长,不行动则是停滞和萎缩;行动的结果是解决,不行动充其量是维持现状,并让我们一向活在过去。
在平日的工作中,参加太多的研讨会、上太多的课、买太多的书,可是,学习并不只是参与,不只是获取知识,学习是一种改变,把明白转化为懂得,把懂得转化为行动,把行动转化为智慧。
我们十分喜欢书中的这两句话:“有职责的人会责怪谁?谁都不怪,甚至包括自我在内。”作者还改写了美国著名神学家尼布尔著名的祈祷文:“愿上帝赐我平静,理解我无法改变的人;愿上帝赐我勇气,改变我能改变的人;愿上帝赐我智慧,了解我自我这个人。”
qbq代表一种全新的心态和价值观,应当说这些道理并不深奥,但真正在实践中行动起来,需要应对现实的勇气和非凡的毅力,真正树立起个人职责感的意识,提出正确的问题,以良好的心态从容应对挑战,这就是qbq的精神。
阅读了《问题背后的问题》这本书受益匪浅,让我学到了要忠诚于工作、乐于奉献。
忠诚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忠诚意味着职责,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对自我的工作负责,这是忠诚的直接体现。试想,如果大家都不负职责,导致我们的服务态度差一点、我们的服务质量弱一点、我们的办事效率低一点,那么,社区工作还能与时俱进吗?
忠诚,既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行动,不要只认为社区工作者的忠诚对社区来说十分重要。其实,社区工作者对社区的忠诚受益的并不仅仅仅是社区,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们自我。因为,一种职业的职责感和对事业的忠诚感一旦养成,就会让自我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一个能够被委以重任的人。
因此,为了社区工作的完美明天,也为了自我的不断成长,我要切实加强自我约束,踏实勤勉工作,努力提高自我,做一名称职的社区服务者;要尽心竭力解决“问题背后的问题”,做一个真正有职责感的、能够被领导和同事信任的人。
读了《qbq!问题背后的问题》这本书以后,我深深的体会到,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不是智商,领导力,沟通技巧,组织能力,而是责任!一种努力行动,使事情的结果变得更积极的心理。这本书的开头,有句话是我十分喜欢的,愿上帝赐我平静,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人;愿上帝赐我勇气,改变我能改变的人;愿上帝赐我智慧,了解我自己这个人。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我们都要抱以平静的心态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人和事,在勇气的基石上,去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人和事,在智慧的陪伴下,把自己看清楚看透彻。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自身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无限扩张到生活中与工作上,用理想和信念来支撑自己的精神,挺立在具有个人责任感的人生中。
社会上,遇事推诿、没有个人责任意识的人并不少见,抱怨别人一无是处的人也不稀奇,不知上进不肯学习的人更是比比皆是。但是,要找一个肯吃苦耐劳、肯学习又认真负责,还具有创意,要做一个混同一般的人是很容易的,但要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其实也并不难,就是观念转个弯,态度调整一下。我个人认为凡事在于态度。当一个人的态度出现差池,哪怕他再杰出,都有不为人认可的部分。虽然说qbq是一套关于处世的工具法则,但是书中更强调qbq的优势实践原则就是态度。态度摆正了,可说是成功者为成功找方法,而态度不正确,就叫做失败者为失败找理由。
有时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资源的不足而使工作进展不利,以前自己也有过类似的想法。可是当读到韦伯所说的话时,不禁豁然开朗起来,受到启迪后发现的确如此。利用现有的资源努力完成工作时将会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源,并越来越容易完成工作。换个角度,将注意力放在不存在的事物上的时候,只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那么及早收回自己的资源。想改变现状的最好方法便是努力在框架内获得成功。成功把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成功属于那些为了成功而修炼自己的人,成功不属于那些只会抱怨的人。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地进行自我修正。自我修正能够打破各种不良好的习惯,能够使我们的自我意向或者思想产生持久的变化,帮助我们达到目标。在自我修正中,大多数的人都想获得成功,击败你生命中的裁判告诉了一个哲理:如果你想赢,别抱怨那些无法掌握的事,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功,让自己足以厉害到击败生命中的裁判,击败对手靠实力,击败自己靠超越,击败裁判?仔细思考一下,无论我们试图成就什么,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障碍等等我们去克服,而且往往是无法掌握的障碍,别把注意力集中在障碍上,只有不断努力地充实自己,那么不论裁判多么不公平,我们依然能成功,如果想赢就得厉害到能去击败裁判。
我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时在工作上比较急躁,不够积极主动,不够耐心。读了这本书后使我受益匪浅,一旦开始学习并实践qbq式的思考方式,似乎会有渐入佳境的感觉,万事通路,心平气和,从工作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也使我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有了新的理解,对责任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用书中介绍的方式去思考、对待问题,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让自己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让生命更充实、让自己更愉悦。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3篇《《问题背后的问题》读后感优秀作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问题背后问题读后感篇2
有一天我正在忙工作,突然有个同事拿了本书和我说你看过《qbq问题背后的问题》这本书吗?qbq?我当时没有弄明白,“这是一本什么书?”我问。同事说:“这本书很好,有时间看看”。我听到这话越发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到了周末我终于抽出时间看了这本神奇的《qbq问题背后的问题》,看后我豁然开朗,这不正是我们集团田总前一段时间提出的企业核心理念“诚信为本,责任至上”吗?
我边看这本书边联想起原来工作中的种种细节及过去经历过的事情,“企业内部办事效率低,员工怕承担责任”等等表现。作者通过39个问题结合实际的案例展开了讲解,文章的主题通过“问题背后的问题”强调了任何人做事都要将责任放在首位,不是规避责任,尤其是对我们服务的企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任何人都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要遇到事情相互推卸责任,致使一些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导致办事效率低,最后相互指责埋怨。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工作中并不少见,而且比比皆是,宁可不干工作也不能承担责任的想法存在于很多人的心里。这种心理影响了工作,促使许多人推诿扯皮,还美其名曰这是为企业在负责任,其实明眼的人都可以看出这是为一己之力担心担责任,而弃企业的发展于不顾。
我们的企业要发展,要进步就需要一大批对企业有责任感的人,如书中提到的韩国现代的员工,快餐店的服务员等等,虽然他们只是企业不出名的普通员工,但他们用普普通通的小事情展现出了其对企业的责任感。我阅读这本书后深深的感触是我们每个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深思“问题背后的问题”,这句话也许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能做到却不太容易,我们大家要积极主动地敢于提出问题,承担责任,这样我们的工作效率才会提高,企业才会大踏步地发展,企业发展了最终受益的就是企业的员工,我们要把田总提的企业的理念“诚信为本,责任制上”作为精髓,为我们的企业将来的发展献计献策,愿九三集团走的更远。
问题背后问题读后感篇3
这个假期很是充实,春节的到来,让全家都洋溢在团圆的幸福中,工作中的反思也成为饭桌上的一道佳肴。男朋友的单位这个假期要求所有人看一本书,名叫《qbq问题背后的问题》,觉得挺有意思,也就一同阅读。
读完这本书耗时两小时不到,可是仔细静下心来领悟其中的道理,并写出一篇属于自已心得的读后感着实还费了不少时间。我肯定这时间花的值得,因为从中获益匪浅。这本书的中心思想不需要我们去提练,就写在封面上——提高个人意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核心。
全书以39个小故事作为切入点引导我们做个有责任感的人,并多次提到“心态”,告诉我们一种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还强调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以前我们开玩笑常会说“请你端正态度”,确实是,有正确的态度才会有正确的服从,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处理一切事务的基础。
就我自己而言,自身性格和长期习惯养成了喜欢被动做事的坏毛病。通常一件事儿来了,我的第一反应是等待领导安排,如果不是安排给我,则完全不再去关心了。如果是安排给我了,就被动接受。当然在工作中我也不是一直被动,有些事情当我主动地、积极地去面对时,做完后会发现特别有成就感,而且处理结果都会比那些被动做的事效果要好。相较于被动地接受事物还不如主动地改变自己,实际上,人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我想当学会谦逊地生活和工作,为了工作随时准备调整自己的现状,包括思想、能力、习惯。这之后我相信付出换来的就应该是我个人的进步和境界的提升,也是人生中属于自己的宝贵财富。
?qbq》文字不多,道理浅显却寓意深刻,带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心态和价值观,读起来容易,但真正要行动起来,需要面对现实的勇气和非凡的毅力。真正树立起个人责任感的意识或许不能够在一朝一夕之间,但就像书中所说,“别问什么时候,都是拖延惹的祸”。就从现在开始,从这一刻开始,从自身做起,从自己岗位的事做起。学会解决问题背后的问题,让问题不再成为问题。
问题背后问题读后感篇4
今天读了《问题背后的问题》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作者以一种通俗易懂的叙事风格讲述了一个深层次的组织理论问题。全书深入浅出,事例生动,核心只有一个:如何提高组织内部成员的个人责任意识问题。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是责任,是一种努力行动,使事情的结果变得更积极的心理。看起来问题背后的问题不过是怎样去提出好问题,避免错问题,但是要做到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还需要每个人去用心慢慢体会。责任是使命的召唤、是能力的体现、是制度的执行;也是国家、组织、个人都能各尽其责、各司其职,我们的社会才高速的发展,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富强。责任使人充实,快乐,高尚!
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面对问题时,他不会退缩,勇于承担责任,尽管有些错误不是他份内的事情,但他都敢于去承担,而不是推卸责任,不怕麻烦事情找上自己。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勇于从自身找问题,其实大家看看自己身边的人,甚至包括自己,大多数经常抱怨这怎么的不好,那怎么的不好,但是他们很少说自己的怎么样,自己错在哪里,他们经常要求别人怎么样,就是不敢于承担责任,不敢于承认问题是出现在自己身上。在面度问题的时候,有责任的人责怪谁呢?谁都不怪,包括自己在内。他侧重的是解决问题,问题已经出现了,与其在这责备谁浪费时间,还不如抓紧时间去解决问题,如今的社会看中的事情的结果,在乎的事情是否完成。
责任意识也就是态度,是任何事情成败的关键,良好的态度,表示了一个人或一个集体做事的动机,才会有积极向上的动力;有了良好的态度,我们才能努力工作,积极进取;我们才能有把事情做好的决心。我还记得我们高中的时候,每天读的口号:时间是生命,态度是根本,方法是灵魂,纪律是保障。他们伴随了我们整个高中生涯。态度是根本,可想而知态度决定一切,做任何事情,一旦态度不端正,老要说或想为什么,为什么又是我,不是想着怎样在我的本职岗位上发挥创造,只是想着怎样把这一天混完,这样的工作态度或处事态度,怎么能把事情做好,我想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对于我们这些刚入职场的人来说,责任感尤其重要,不要推卸责任,要用自己的责任感去挖掘问题的所在,从而学到更多的东西,丰富自己的人生。
问题背后的问题塑造是个人责任意识问题。个人责任意味着从我做起,面对现实,我们惟一能改变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全都在实践着塑造自己、而不是企图去改变他人的想法与行动,那么世界将因为我们会变得更加美好。
问题背后问题读后感篇5
我最近读了一本是要我们别“问烂问题”、别问“为什么?”、别问“什么时候?”等等的书。这本书名叫做《qbq!问题背后的问题》,作者是约翰米勒。
约翰米勒是qbq的创办人,所以他会写这本书是当然的啦!内容是在说,开口说话前,不管是问问题还是反驳别人或者是的,都必须有个人担当的意思在,而不是把责任推给别人,更不要有"小媳妇心态",看完这本书就会知道了。这本书其实是给那些上班族、员工之类的人看的,我看是因为我觉得很有趣(虽然有点艰深看不懂),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他是在教我们问问题时,不要问烂问题,不管是问别人还是自己,这个问题里最好要有:
一、以“什么”或“该如何”这两个词来发问,而不是“为什么”、“什么时候”或“谁”。
二、包含“我”字在内,而不是“他们”、“我们”、“你”或“你们”。
三、把焦点放在行动上。比如说,“我能做什么?”就是最佳范例,这句话以“什么”这个词来发问,包含“我”字在内,并把焦点放在行动上。
摊开这本书时,翻到目录,你会看到“做更好的抉择”、“问更好的问题”、“烂水手责怪风向”、“领导者不是问题的解决者”等等的,只要看目录就几乎可以知道他在讲什么,所以我觉得很有趣,大家看了也会跟我一样的,大部分的人看到书的标题是“qbq!问题背后的问题”大概就会认为它是厚又字很多的书吧!其实完全相反!他不只薄而轻,每一页的字也不会多到吓人,还有几页几乎只有三、四行而已呢!也有插图,不会翻到每页都是字,而头痛。每个人其实都很常问坏问题,不外乎是因为怕有麻烦上身,而把错误都推给别人,不管是别人的错或是自己的,都要。
如果我们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又把时间浪费在抱怨、责怪......等负面想法里,永远找不到出口,这也是我们要的。我看这本书只有三次(第三次目前正在看,第一次我只看有插图的几面,第二次才真正看完,看第三次是因为他最后有写说:““重复”是学习的动力。很好。既然现在你已经读完本书,请在读一遍。”你看吧,这就是有趣的地方,哈哈!希望大家多看这本书,真的很好看的哟!
问题背后问题读后感篇6
年前单位发生了一件事情,总让我想不明白,把为什么和抱怨挂在嘴边,但是很神奇,看过这本书后,我明白了“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么一说法。
“为什么会这样?”与“我能做什么?”,这是我们遇到问题之后常会出现的两种心态。从表面上看,这两种反应都是自然而发,贴合常情,然而往深里去想,你却会发现,这两种想法代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工作和生活态度。而《问题背后的问题》一书如暮鼓晨钟,用一种清越敦实的声音敲醒了我,让我明白的明白了“提高个人职责意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核心”。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也有“众人同心,其利断金”的说法,可见群众的力量之大。但是如果试想一下,那些负责拾柴的总是想着拾柴的辛苦,而看火的又不断的抱怨看火的无聊,这把火还能烧的那么旺吗?是的,群众是由我们这样一个个的人组成的,如果人失去了主观能动性,那群众力量的叠加效果又怎样能体现的出来?为什么一个和尚、两个和尚都有水喝,三个和尚就没水喝呢?这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职责心的问题,如果个个“和尚”都是有职责心,懂得主动做事的和尚,“泉水”自然是用之不竭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平时的工作就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很多人都重复着平凡的工作,而我们的工作,需要一份默默地坚持,还有一份对工作和生活用心的态度。
在这本书中,有句话给我的启发最大,就是“把焦点从他人与周遭环境中移转开,聚焦在自我本身如何能做得更好上方,这才是最有益于问题解决的做法。”
是的,相较于被动地期望环境向对自我有益的方向发展,还不如主动地改变自我,实际上,人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我。当我们学会谦逊地生活和工作,为了工作随时准备改变自我的现状,包括思想、潜力、习惯等等,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付出换来的是个人的进步和境界的提升,这将是我们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提高个人职责意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核心!
问题背后问题读后感篇7
以前很少认真的去读一本书,这次突然发现了一本好书,拾起书本细细的品味。这本书由美国作家约翰。米勒所著,发行后被许多大公司、大企业引用作为培训、管理的好书,可见书中的内容在当今社会被提倡是多么重要。这本书主要讲述的道理就是提高责任意识。
责任一词说起容易,做起来呢?有人说:“有了孩子的人,会对家庭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有了自己的宝宝后,知道自己已不是从前父母手中娇生惯养的孩子了,为了给宝宝更好的生活,让父母有很好的后半生生活,无形中背负了一种责任,一种对家庭的责任感,要努力工作。”
我们为企业工作,同样也应有责任感,尽职尽责是最基本的,我想这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创造效益,承担自己对企业的责任,增强个人的责任意识。读了qbq以后,发现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也像书中所述那样,在推诿、抱怨、拖延着一些事情。遇到问题后不去想怎样解决而在无谓的问着为什么,为什么呢?其实这样做不仅没有什么意义,而且还浪费了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我们为何不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呢?这本书中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向我们阐述了无理的问为什么的人,其实本身就是不敢去承担,在推卸责任。遇到问题时,不要再去追跟究底问为什么了,要做的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尽快改善或者解决问题。问题得以解决,这才是最后想要的结果,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团队合作跟执行力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这中间需要这些普通的员工在平凡的岗位上敢于承担责任,多想想该如何去做。
敢于承担责任并不意味着你承担了责任,责任全在你就完了。的目的是彻底的执行力,最终解决问题。在发生错误或事情达不到预期效果时,有时习惯了责怪他人,将矛头指向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习惯了问“为什么”说“他”“他们”而从来不说“我”忘记了自己应该承担的。我们不防多考虑一下应该怎样做才能尽快的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让事情执行下去,这也是寻找问题最佳答案的最有效途径。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具有“主人翁”精神,从“我”做起,提高自我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