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地震工作总结7篇

时间:2023-02-07 作者:tddiction

工作总结的写作,是为了帮助他人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工作情况,好的工作总结能够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快速地成长,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村地震工作总结7篇,感谢您的参阅。

村地震工作总结7篇

村地震工作总结篇1

为了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为了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应急避震能力,进一步强化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保证全校师生在地震临震时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我校于20xx年5月9日上午进行了地震应急演练,现将演练情况总结如下:

一、演练目的

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灾自救能力,熟悉逃生路线,达到在发生地震时,有序、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疏散,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通过安全紧急疏散演习,让学生学到安全防护知识,达到遇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和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二、演练时间

时间:20xx年5月9日上午

三、演练领导小组

总指挥:x

副总指挥:x

四、工作小组

1、疏散指挥小组:x

职责:负责各班疏散路线指挥、引导。

2、现场警戒小组:x

职责:具体负责禁止学生和其他闲杂人员再次进入警戒地带。

3、救护小组:x

职责:

(1)负责演练疏散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的应急救护等;

(2)负责通知受伤学生班主任及家长;

4、宣传小组:x

职责:具体负责应急人员撒离现场的宣传教育、宣传报道等。

5、对外联络小组:x

职责:如有需要,拨打110、119、120求助电话,请求援助。

6、演练计时:x

五、演习过程(自护-疏散-互救)

1、总指挥:宣布台丛小学师生防震抗灾演习现在开始,各小组迅速启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2、第一次警报声响(哨声),在教室里的师生迅速下蹲躲在课桌下,就地避险(临震警报,假想地震发生了,师生自护)。

3、大约一分钟,第二次警报声响后,上课教师或靠门的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按照(从门口开始)先前再后的顺序,各班迅速撤离。(计时开始)班主任迅速到自己班级,带领学生沿各班自己疏散路线从就近安全出口撤离(班主任最后撤离)。有分工的老师同时迅速上岗(注意把学生交给班主任)。为保证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任何人在疏散时不应携带个人物品,更不允许逆向跑窜寻找个人物品。

六、疏散管理

听从指挥,听到第二次警报声响起就有序撤离教学楼,由班主任带领沿疏散路线从就近安全出口撤离。所有在岗人员负责学生紧急疏散时的撤离秩序、安全管理,严防走廊拥挤事故发生。

七、撤离后学生安全管理:

操场负责人:于紫韵(指定各班集合地点,做好学生思想安抚工作)

各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按指定地点集合待命,并及时清点人数,报告指挥(应到几人,实到几人,受伤几人)。要求在2分钟内完成。疏散引导小组继续寻找滞留在事故现场的学生和受伤人员,帮助其安全撤离。

八、救助演练

互救组马上开展工作,对受伤的学生进行急救处理,放到安全的地方,等医院救护车来后送往医院。一名老师带四到五名学生为一组进行救护。

九、宣布活动结束

通过本次演练,提高了全校师生防震抗灾自救能力,让学生学到安全防护知识,达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和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村地震工作总结篇2

为了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使全园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园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园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幼儿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使全园师生牢固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和熟悉震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9月25日,我园组织全园教工和幼儿进行了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9月25日上午我园安全领导小组又开展了《地震及应急疏散大型知识讲座》参加人员:全园师生500多人。活动地点:大会议室。内容:地震前兆图片地震逃生图片,地震时人员疏散视频及疏散演练流程知识介绍。

演练前一周,各班级组织幼儿学习了防震知识和练习疏散避震动作,组织全园各班幼儿观看了学生安全防护与自护教育趣味情景互动教学片《地震自救》,同时幼儿园还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幼儿园地震应急预案》、《幼儿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要求全体教职工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演练前各班教师要加强对幼儿进行有关地震知识和演练安全知识的教育,演练时所有教职工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安全导护工作,演练前一天,还组织全体幼儿练习队列,确保演练活动安全、顺利地开展。

疏散演练活动流程:

一、随着第一次电铃响起,防震疏散演练拉开了序幕,首先各班老师再一次向幼儿说明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

二、“地震警报”信号(三声短促电铃声)过后,各班级老师立即告知幼儿“地震了,不要慌”,并指挥幼儿紧急避险(指导幼儿双手护头,蹲在课桌下、床下或教室承重墙角落等)。

三、1分钟后,随着紧急疏散的信号(一声长哨)响起,各班老师组织幼儿按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有序地撤离到体育场安全地带,各班级立即清点人数并逐级汇报。

四、全园500多名师生仅用时4分45秒就全部撤离到体育场正中间安全地带。

演练结束后,本次演练活动领导小组成员:王素萍、马青竹、李妹、陈程、赵梦茹、方庆美、黄玉玲7人对本次演练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整个演练过程做到急而不乱,稳定有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时提醒幼儿今天是演习,如果真的地震了也要象今天这样不慌不乱积极自救。老师和孩子们也介绍了演练心得。

通过此次防震、抗震演习,幼儿园全体师生及时地了解了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了初步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得到了提高。今后,我园将继续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和安全演练活动,并将此类安全教育活动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村地震工作总结篇3

人的生命是最为宝贵的,安全是人生存的基础和保障。学生的平安、健康、快乐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的最大心愿,如何抵御危险、防范侵害对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为了确保桥下一小在发生地震等突发事件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20xx年月日,全体师生在学校地震模拟演习领导小组的指挥下,进行了预防地震等突发事件演练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演练活动组织到位,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校长刘登杰任总指挥,主任张振文为副指挥,班子其他成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宣布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师生参与,演练效果呈现良好

总指挥通过铃声下达命令,”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副指挥长张振文汇报,校长对演练活动进行简要总结。并宣布四号小学地震逃生演练活动结束,请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要求班主任就本班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行分析、小结。这次活动全校共有136名师生参加,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2分多钟,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

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使全校师生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村地震工作总结篇4

为了提高防范自救能力,落实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有关要求,加强学校安全事故的防范,加强我校重大安全事故的应对能力,进一步增强我校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让全体师生了解和掌握地震紧急避险的实用方法和要领,熟悉紧急疏散路线,地点,确保学校的安全与稳定,做到防范于未然。我校于12月19日下午3:00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地震应急避险和疏散演练”活动。

一、制定疏散方案

在地震局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建筑物及周边情况,制定演练方案。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二、强化宣传教育,进行动员学习

学校在此次活动期间,先请地震局的专家进行“防震减灾专题讲座”,同时向全校学生发放关于“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折页。组织各年级采取墙报、主题队会等多种形式,提前强化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确保每位学生掌握避震疏散常识,自救互救常识和紧急救护,让每位学生明确疏散路线,做好演练充分准备。

使全体教职工明确此次地震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演练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动员,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和疏散线路,做好充分的演练准备,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应急疏散。

三、职责明确,分工合作

学校安全应急疏散工作能快速、有序地进行,和教师的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密不可分。在日常活动中,学校都有详细的疏散方案。在本次的避震疏散演习中,当堂课的教师作为临时岗位人员组织学生安全撤离,及时开启教室门,保持安全出口的畅通;当学生全部撤离教室后任课教师与学生同步撤离,并及时观察、处理突发事件。

先进入楼道的教师在中间平台组织学生有序撤离,后进入楼道的教师在楼口组织学生有序撤离,学生万一出现跌倒现象时应及时扶起避免意外发生。其他教师均到院子组织本班学生往南撤离,维护疏散秩序,控制、分流人员,确保学生不因拥挤造成伤害。安全负责人汇总各班汇报情况,并及时向组长汇报。

按照《中小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方案编写纲要(草案)》中地震应急机构安排,在这次演练中学校成立了演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疏散组、抢险救灾组、安全保卫组、医疗救助组,每个组都有明确的职责。

四、多次预演,做到熟练有序

为确保演练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疏散动员,讲清楚疏散意义和要求,使学生思想上重视疏散活动,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各班利用时间,按疏散方案带领学生熟悉疏散路线,确保紧急疏散时安全顺利进行,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及时上报。

学校先组织全体师生进行了预演,并认真总结和分析预演的全过程,广泛听取意见,对演练方案的实际操作进行再一次细致修改调整,及时排除演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力求做到熟练有序,确保在避震和疏散中的安全。

在此次的“地震逃生应急演练”活动中,全校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真做到了安全、迅速、有序。全体师生紧急疏散撤离教学楼,全部到达指定的“安全地带”,演练达到了预期效果。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进一步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最大限度地确保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全体师生在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深入发挥“小手拉大手”的功能,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达到增强防震减灾意识、科学有效防震,切实加强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村地震工作总结篇5

为进一步学校安全工作深入开展,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安全自救的常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使全校师生人人有安全意识,人人学会自救自护。我校根据县局文件要求于20xx年5月11日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家惠任组长,副校长葛恒如、朱爱国、孙利、中心园园长魏玲等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演练现场由政教主任李林担任总指挥。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我校在演练前制定好详细完备的活动方案,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在准备会上又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疏散集合的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并在教学楼的重要位置安排教干维持秩序。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

三、师生参与,演练效果呈现良好

第一声警报响起时,各班班主任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一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

老师让学生睁眼抬头,并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每班靠前后门的两位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教师迅速将全班学生分成两路纵队,并指挥其有秩序出门。到达目的地(操场)后,各班在操场集中排队,各班班长协助班主任师清点本班同学人数,并及时上报给现场总指挥。

活动结束后,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班主任就本班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行分析、小结。特别是针对疏散时部分同学靠近墙根行走现象,老师指出了要害,教给了正确的疏散逃生方法。这次活动全校共有1500余名师生参加,学生从教室全部撤离到操场只用了3分钟,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

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村地震工作总结篇6

20xx年,根据党委安排,我协助分管城建工作,侧重太子湖两型示范区建设;同时负责工业园工作片全面工作和挖沟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一年来,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以争创五型干部为着力点,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

围绕争创五型干部,着力强化干部的服务意识、大局意局,努力争取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针对织布湾班子缺乏战斗力的现实,增配一名责任心强、有工作魄力的年轻干部,强化对村集体资产的管理。

2、以开展三资清理为着力点,加强廉政建设,巩固集体经济。

按照市纪委、市经管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在镇纪委和经管站的具体领导下,从六月下旬开始,对等六村三资进行全面、彻底地清理。一是通过三资清理,摸清了六村的家底;二是以此为契机,调整充实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三是进一步完善村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主动征求党员群众意愿,克服盲目表态现象;四是严格控制各类开支,从源头制止乱开支现象,杜绝不廉洁行为。

3、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为着力点,维护社会稳定。

根据矛盾纠纷排查掌握的信息,主动介入,将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针对辖区内征地多、建设多、拆迁多等特点,组织村组干部配合镇信访维稳专班开展工作,消除隐患。如7月30日共同施工人员意外伤亡事件、10月份挖沟8组妇女下班交通死亡事件发生后,村干部提前做工作,避免了事态扩大,使之得到妥善处理。积极做好自来水、天燃气进的有关协调工作,确保了工程顺利开展。

4、以资产评估为着力点,积极稳妥地启动太子湖两型示范区建设。

以对党和挖沟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多次邀请市物价局价格评估中心、太子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和挖沟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对太子湖资产反复进行登记核查,努力把集体损失降到最小,以此推动太子湖两型示范区建设进程。同时,反复向农户做工作,引导农户参观还建房,积极稳妥地推进挖沟村二组拆迁工作。

5、以量化考核为着力点,调动一班人的工作积极性,出色完成工作任务。

根据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强化量化考核手段,力做全镇四个工作片的领头羊。耕牛屠宰、社会治安保险费和水费收取、农村合作医疗费和农村养老保险费征收等工作都率先完成。计划生育工作克服人口基数大、流动性大等困难,强化村妇女主任和村干部包组责任,计生工作也有较明显进步。

6、以抓好挖沟村示范点为着力点,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当好联络员,组织村两委与市包挂单位——市住建委、市园村局迅速对接,及时沟通;二是当好参谋。按照市四化同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结合挖沟村情民意,争取市住建委大力支持,确定立清障除杂、立面改造、沟渠护砌、绿化美化等项目,力争用较少投入换取村容村貌改观最大化;三是当时当好监工,始终坚持在工作第一战,对各项工程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全面监管,强化质量意识。目前,挖沟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为全镇十个美丽乡村试点村做出了表率。

一年来,在总支一班人和7村两委干部的大力支持下,本人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离党委、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主动学习不够,比如为了拆迁才去学习土地政策,物权法知识,工作往往凭经验,缺乏创新。二是律已不够,管理不严。总认为大家上有老、下有小,生活都不容易;因而工作上放低了标准,思想上放低了要求,行为上放松了约束。三是求稳怕乱思想较重,认为工作可以慢慢来,就怕出乱子,影响个人声誉事小,影响大局事大。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在三进上下功夫。

一是钻劲。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涉及面广,必须主动加强学习,熟练掌握党的农村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有助工作开展,争当内行。

二是泡劲。进一步锤炼扎实的工作作风,力求泡在农村一线,了解村情民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是狠劲。就像当初戒烟一样,痛下决心,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嘴,管好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一班人,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干部的形象。

村地震工作总结篇7

本月我们幼儿园进行了多次的防震演练工作。当地震来时,任何人没有预测准确时间的能力,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对幼儿的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分别进行了重复演练:幼儿室内活动时、幼儿午休时、幼儿户外活动时、幼儿在餐厅就餐时、幼儿在多功能厅特色活动时等等。

在室内活动时,当老师发出警报,幼儿首先要寻找各个安全角落躲好,要求幼儿有秩序的就近到墙边、有玩具橱的、书橱周边、厕所水管周围、更衣橱之间等能够在建筑物倒塌之后,可以构成“救命三角区”的位置,用自己的随身衣物护住口鼻,卷缩起身体。由于平日我们经常对幼儿讲解安全自救的方式方法,教育幼儿,当危险来临时不要惊慌,不要拥挤,更不要尖声哭叫以免听不见老师的指挥,所以,演练中,孩子及时躲避的速度越来越快,由最初的1分钟缩短到10几秒。而后是训练幼儿有秩序的撤离到户外的安全区域,撤离时间也由最初的4分多钟,缩短到2分钟,全园的孩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全部撤离到院子里,也是在一次次的演练中才训练出来的。

幼儿午休时,当老师发出警报,也先要求孩子用枕头、被褥等物品护住头部,迅速撤到室内安全角落,然后再有秩序撤离到户外安全区,训练老师对那些睡觉比较沉的幼儿加以保护,及时叫醒,由于午休时间,大多数的寝室集中在一起,幼儿人数比较多,容易造成拥挤,老师们提前观察好撤离路线,划分好安全通道,避免再次造成伤害。要求幼儿不要穿鞋子,听从老师的指挥,全体幼儿的撤离时间有最初的将近5分钟渐渐缩短到2分钟左右。

幼儿在餐厅就餐时,因为我们的餐厅是在楼下,可以说如果碰到这个时间段,孩子们会很容易撤离到户外的,但是,餐桌、餐椅较多,又怕绊倒孩子,所以,平日我们注重对幼儿如何快速将餐椅推到餐桌底下的训练,当幼儿一起身,餐椅几乎同时到了餐桌底下,这大大减少孩子被绊倒的可能,安全通道会更加宽敞,孩子的撤离就更加顺畅。

幼儿在多功能厅进行特色活动时,多功能厅的设施及环境,幼儿了解的不如自己的活动室熟悉,要求各班级带领幼儿熟悉并了解在多功能厅发生地震时,这里最安全的角落和躲避方式以及最佳撤离路线。

总之,在危险没有到达之前,在幼儿活动的各个时间段、各个活动区域,重复进行演练,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救方法及自救速度,并对自救方式方法安全通道合理安排不断优化,是保障幼儿园师生安全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