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当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编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准备和应对教学检查和评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难忘的人教案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难忘的人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本文紧扣“难忘”二字展开,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另外,充分运用图画、音乐、录像及教师的语言等手段,为学生再现教材的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此外,本课的生字很有特色,可以归类学习、巩固。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识记和多次复现认识本文12个生字,会写“凤凰、泼”等生字。
2. 通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3. 通过图片和课外资料的补充,初步了解周总理,初步感受傣族人民的泼水节。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走近周总理,走进傣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节日的热闹和人们的喜悦。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有关周总理、傣族、泼水节等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具准备:课件、凤凰花形状的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走进泼水节
1.出示课文插图
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你能看着这幅图猜出这是我国的'哪个民族?并说说理由。板书“泼水节”
(了解学生已有的关于傣族的知识,并从中引出“泼水节”“凤凰花”等生字。)
2.学习生字“凤、凰”
⑴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相同之处?(音、形)你有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⑵出示凤凰花的图片,了解凤凰花
3.朗读感悟第一段
⑴出示句子“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指名读。
⑵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火红火红:花的颜色非常鲜艳。练习:火红火红的( )
一年一度:每年只有一次,泼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⑶指导朗读把傣族人民的高兴、兴奋放进去读一读
指名读 齐读
4.出示傣族泼水节的图片,师简介
5.泼水节年年过,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
(板书:难忘的)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划出认为比较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教学生字
第二段:周恩来总理读准“恩” 简介总理
第四段:
⑴对襟白褂学习“襟”“褂”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特点?(衣字旁)看图了解“对襟白褂”(拓展:了解“大襟”)
⑵咖啡色长裤看图理解 (渗透学法:课文中的插图能帮我们更好的读懂词语,读懂句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可要好好用用这些插图。)
⑶齐读第四段
第五段:盛满多音字:盛
端、蘸:做动作理解词义
齐读第五段
3.同桌对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帮助同桌及时改正读错的字音。
4.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师:刚才,我们大声地读着课文,读得有滋有味,现在,我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用上“1961年,( )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了一个( )的泼水节。”这个句式来说说课文内容。
三、品读第三段,感受人们欢迎总理的热闹场面
1.我们知道总理平时工作很忙很忙,但他还来到傣族参加泼水节,人民多高兴呀,让我们也来加入他们的队伍,自由朗读第三段,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第一次读)
2.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关词语
3.创设情境
师:看着,看着,听着,听着,我们仿佛也变成了傣族人,也许你就是那个撒花瓣的人,你就是那个放花炮的人,你们就是那些开船的人,为了欢迎总理,你做了些什么?你的心情怎样?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一边做动作。(生第二次读)
4.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师:我从东村来,为了见总理,早上天不亮我就起床了,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才到这里,你呢?你从哪儿来?
生:西村……
师:我从东,你从西,他从北,从不同的地方赶来,就叫做从——四面八方赶来。板书:四面八方
生读第一句
师错读,把“赶”字读成“走”字?为什么不可以?
师小结:你们真会读书,从一个“赶”字中就能体会人们着急的心情,把这个字圈一圈,读懂了这个词,读好句子就更容易了。(齐读)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师采访撒花的人:你为什么撒花?撒了不少了,够了,理解“撒满”
看图:引读一条条 一串串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师:看,总理来了,你会怎么说?一起来欢呼
5.小结: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喜庆,多么热闹,多么高兴,让我们连起来读读第三段。
6.闭上眼睛,听音乐,感受泼水节那欢快的场面
师:让我们捧起书,再去感受泼水节带来的热闹和欢乐吧,齐读课文1-3段。
7.评议,渗透学法
读得那么投入,你一边读一边在想什么呢?(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读好课文,真是个好方法!)
四、创设情境,巩固生字新词
1.简笔画:一条小路。把带有词语的凤凰花花瓣轻轻“撒”在小路上,让学生轻轻地读一读。
2.依次出示“周恩来”“泼水节”“健康长寿”,请学生“采花瓣”,并带着大家读一读。
3.找出同偏旁的字组成的词语“对襟白褂”“凤凰”“咖啡”
4.读读剩下的四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师采花瓣,生读词语。
5.把词语分成三排贴在黑板上,齐读词语
6.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跟课文内容有关的句子。
五、书写指导
1.师范写“凤凰”两个字重点指导第一笔的位置、写法,横折弯钩的钩幅度要小一点。把“凤”中“又”的一捺改成点。
2.生练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3.指导写“泼”。学生说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写。
4.生练写
5.自评:认为自己写得好的字,加个五角星。
6.展示,互评。
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周恩来总理 傣族人民
四面八方 赶
撒满 鲜红
一条条 一串串
欢呼
难忘的人教案篇2
教材分析
?师恩难忘》是苏教版第九册第一课。本文是著名作家刘绍堂先生的一篇回忆录。作者回忆了开学头一天田老师上课的情景,记叙了今年路遇老师的经过,抒发了尊敬爱戴老师的思想感情,课文先写我读小学时遇到田老师,他是口才,文笔都很好的好老师,再写田老师每讲一课都会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听得入了迷。最后写田老师为“我”从事创作打下了基础。“我”很感激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含义。
2、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
1、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配音乐,范读)
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感知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感知课文。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 )“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感知字的写法。
娓……这个字的左边的“女”就偏在上面,与“尸”相配合好。
诲……这个字是左右结构,注意左窄些,同时注意字的读音。
2、完成字词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在语文品味中感知作者对教师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课文是怎样描写田老师是怎样给我们上课的?轻读课文第二段,结合插图找一找哪句话概括了图上的意思。
1、出示“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1)读。
(2)这首诗指哪首诗?
(3)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田老师编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4)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古诗有什么关系?
(5)田老师是怎样讲故事的?
(6)先理解“娓娓动听”,再指导用词造句。
2、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
(1)理解“身临其境”并造句。
(2) 体会“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3、指导朗读。
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学生找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突出重点词“恭恭敬敬”、“深深感谢”、“终生难忘”。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
3、引导学生理解“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简介“刘绍棠”。)
4、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5、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五、总结全文,升华认识
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六、布置作业
1、小练笔
写一写师生相逢会是怎样的一个动人情景,我会对田老师说些什么样的感谢的话。
2、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七、板书设计:
娓娓动听编故事
1、师恩难忘感激、怀念
身临其境受滋润
难忘的人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学习伦纳德夫人善待、关心残疾人的优秀品质。
2、指导学生会认本课四个生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八个字让人难忘的原因。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伦纳德夫人是怎样用爱深深打动一个残疾儿童的心。
教学难点:懂得“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八个字为什么让人难忘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在我们身边常有些残疾人,你了解他们吗?你理解他们的需要吗?你知道关爱、尊敬残疾人,就是一份美好的情感吗?现在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残疾的小姑娘,体验一下她的感情生活。
板书:《难忘的八个字》
2.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这难忘的八个字是哪八个字?谁说的这个八个字?谁又难忘这八个字?为什么说这八个字是令人难忘的?……)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认认真真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默读,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哪里没读懂?
(1)思考后自由发言,概述课文内容。
(作者因为先天缺陷,因此很自卑,为了避免同学们的嘲笑,她撒谎,她弄虚作假。自从老师对着她的耳朵说了“八个字”后,使她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
(2)请同学们把没有读懂的语句,和上下文联系起来多读几遍,多读多想。还不懂的,作上记号,有疑问的,把问题写在旁边。
三、细读课文,质疑交流
1.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
(①小女孩为什么对同学撒谎心里就好受点?
②“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是什么原因?
③用做假的办法对付耳语测试,怎么理解?
④为什么伦纳德夫人说的八个字会对小女孩产生那么大影响?)
2.引导学生归纳,问题主要有两类:
(1)遇到伦纳德夫人之前“我”痛苦且又无奈的心情。
(2)为什么说“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八个字让“我”难忘?
3、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你认为哪个问题重要,你就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有关的课文。可以与身边的'同学讨论,也可以找要好的伙伴讨论。
4.交流。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发言者,先交代探讨的是什么问题,再说说是怎么读书思考的,然后阐明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5.探究:说说你心目中的伦纳德夫人。
(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要依据学生的实际,不要强求达到某种目标。能对伦纳德夫人的爱的教育有所感悟即可。)
四、想想这篇文章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并动笔写下来
五、积累、运用
找出描写人物相貌的语句,先读读,后说说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人物相貌特点的。(先让学生多读,然后要说清楚两个人物相貌描写部位不同,都是具体的形象的描写。)
难忘的人教案篇4
知识能力目标:
1、会认19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能联系上下理解“气恼”、“讥笑”“畸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多读多想,读懂课文内容。
4、了解课文中人物的外貌有什么不同。
人文目标:
学会关爱他人,要有爱心。
重点、难点:体会老师对我的爱和这八个字给我产生的深刻影响。
教学准备:观察身边有困难或需要帮助的人的生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有不少残疾人,你注意过他们吗?你了解他们吗?你帮助过他们吗?
(学生自由谈)教师总结后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残疾人,来感受一下她的内心世界,体会师生之间的美好的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以下词语:气恼 裂唇、 畸形 倾斜 温馨 抚慰等。
2、解决下列问题:
(1)“难忘的八个字”是哪八个字?
(2)为什么这八个字让“我”难忘?
三、检查读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练读。
(2)分自然段读课文。
(3)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交流,互相释疑。
四、重点引导理解:
描写“我”和“伦纳德”夫人相貌的语句。
(引导学生体会伦纳德夫人的'美丽和因我的相貌而自卑的心理)读一读,说说你感受到什么?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a) 指导书写个别生字如:
“龄 试 幼 鼻 摔 ”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
五、布置作业 :
1、感情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一课时的学习情况:
1、学生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精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在初读的基础上,回答下面的问题:
1、讨论:你怎样看待“我”对同学撒谎和耳语测试时^做蔽?
可小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明白,我撒谎并非品质问题,而是为了维护自尊)
2、找出课文中体现“我”自卑的语句,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我”的感受。
“我气恼,我…… 说起话来还结巴”
“我觉得这样说……甚至没有人喜欢我”
“可我先天失聪……同学们回更加嘲笑我”
(练读是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由相貌引起的自卑,体会“我”的心情)
3、讨论:试想当有人对你说“我希望你是我女儿”时,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我”听到是反应这么强烈?这么难忘。
4、引导学生体会出我的感受强烈的原因:即老师的爱的强大力量。
5、弄懂为什么“我”觉得这八个字像一束温暖的阳光,改变“我”人生的看法。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从中体会描写“我”自卑、喜爱、激动等感受的句子。
三、拓展活动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四、布置作业 :
抄写本课的词语。
再读课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4、难忘的八个字
相貌丑自卑-——“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改变我对人生的看法。
难忘的人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松散、认真的工作态度,感受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启蒙老师,也都会对启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你六年的
小学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
板书课题,同学们,课题中的“启蒙”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思考写了启蒙老师的哪几件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1)启蒙老师是些怎样的人,为什么让“我”时常心怀感激?
(2)为什么老师的'许多表扬“我”都淡忘了,而教师的批评和惩戒“我”至今未曾忘记?
(3)“从这些宽严之间,同学们也领悟了一些道理。”我们领悟了什么道理?
(4)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小组讨论大家提出来的问题
可以全都讨论,也可以只讨论你们感兴趣的某些问题。
四、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1、你觉得“我”的启蒙老师具有怎样的品质,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
(1)热爱祖国。
(2)治学松散,教育严格。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2、理解最后一段话
教师引导:老师播下的种子是什么?这些种子开花结果了,是什么意思?最后一个反问句是什么意思?由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话。
五、谈感受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想到了哪位老师,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具体的事例说说这个老师的美好品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下来。
难忘的人教案篇6
教材分析:
1、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感悟作者对教师的难忘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教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为什么使你难忘?
2、揭题:下面,我们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条理。
1、自由读读。试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况。概括段意。
四、略读第一段。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爱师尊师的名人故事与名人名言。
板书设计:
师恩难忘
我 田老师
描红,学古诗 编故事,讲 故事
爱好文学 培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