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的优化需要根据经验教训进行调整,一个完善的活动方案有助于确保资源的分配合理,合同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6.1活动方案优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6.1活动方案篇1
搭出三个城门游戏。
游戏开始,当全体幼儿都进城后,师:“小动物们,你们来到动物城高兴吗?我们一起随着音乐边唱边表演吧!
如果感到高兴你就拍拍手(拍两下)
如果感到高兴就学小猫叫(叫两声)
如果感到高兴就学小兔跳(跳来两下)
正反话
目的:
1、通过游戏,让幼儿巩固对五官的认识。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反应灵敏。
准备:
1、一张人脸的画(五官要具体的)2、幼儿对五官的认识,可以说出名称以及指出正确的.位子。
游戏规则:老师说眼睛,幼儿就不可以指眼睛,一定要指脸上其他的五官,比如鼻子,嘴巴等。
注意:
1、先选能力比较强的,而且控制一下时间,三四轮后可以换人,争取让更多的幼儿参与)
2、在课前,可以利用示范画向幼儿再介绍一下五官以及作用,帮助幼儿巩固。
3、如果是两个幼儿互相玩的话,可以让他们边玩边说,比如:(甲:我指我的眼睛乙:我指我的眉毛)让他们可以实物对应。
中班6.1活动方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鞋子的种类和用途,知道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季节及脚的大小穿不同的鞋。
2、运用统计、测量、比较等方法理解大小、高低、软硬等概念。
3、学习穿鞋的正确方法,懂得爱护鞋子。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鞋子,有关季节、场景等的图片和鞋子的图片各若干。
2、老师、幼儿围坐成一个圆。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大鞋和小鞋》,引出活动内容:不一样的鞋。
鞋子真有趣,有大的,有小的。伸出自己的鞋:“这是我的鞋”。今天你穿了什么鞋?(幼儿一起观察、交流)你还看到了哪些不一样的鞋?
2、出示各种各样的鞋,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鞋子的相同点及不同之处。
今天,我们星星班有个鞋子展览会,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鞋子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儿?(有的是拉链的、有的是系带的、有的是高跟的、有的硬的、有的软的、有的是布的`有的是皮的……)
3、幼儿分组活动,自由探索,并尝试用统计的方法记录活动结果。
这么多漂亮的鞋子,钱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很想去摸摸、穿穿对吗?没问题。只是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你们摸过、穿过后要记录下你穿的不同的鞋,哪只大、哪只小?哪只鞋的鞋面软(硬)?哪只鞋的跟高(低)?
小结:大脚穿大鞋,小脚穿小鞋。冬天穿棉鞋,夏天穿凉鞋。运动穿球鞋,下雨穿雨鞋。妈妈、阿姨爱美穿高跟鞋。
4、配对游戏:(分两组进行)
(1)第一组小朋友要帮助我把鞋子左右两个好朋友找出来。
(2)第二组小朋友请你们告诉钱老师照片上的这些鞋子可以适合在哪个场景穿?并把照片贴到相应的图片上。
5、活动评价:
请小朋友自己说说找到了什么一双鞋。或把什么鞋子送到哪个场景。分享活动的乐趣。
活动延伸:
讨论怎样爱护鞋子?
中班6.1活动方案篇3
(一)入园、午检(1:50---2:20)
1、亲切微笑迎接幼儿及家长
2、观察幼儿来园时的情绪。
3、检查幼儿是否携带危险物品
(二)区域活动(2:20—3:00)
开设区域:建构区益智区图书区美工区甜品屋
建构区
目标:能分享玩具、合作玩,同时培养搭建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材料:积塑和彩沙
益智区
目标:
1、尝试拼摆操作。
2、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材料:各色串珠、益智玩具
图书区
目标:
1、会看画面,能简单描述画面内容。
2、爱护图书,不折、卷书。
材料:图书若干
美工区
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装饰。
2、体验创作的乐趣。
材料:彩泥、彩笔、小花、油画棒
甜品屋
目标:尝试分角色进行游戏活动,体验角色游戏的乐趣。
材料:蛋糕
(三)入厕(3:00—3:20)幼儿能够有序入厕
(四)课间操(3:20—3:40)
1、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做操,情绪积极,动作整齐
2、能在平整的场地上行走。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五)喝水(3:40—4:00)
1、引导幼儿排队洗手、不玩水。
2、指导幼儿有序地取放杯子排队喝水。
(六)教育活动(4:00—4:25)
绘本《我妈妈》
活动目标:
1、理解画面所表达的内容。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讲述自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感受母爱的温暖。
活动重点:能仔细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结合自己经验,大胆讲述。
活动难点: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思,感受“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图1:(“爱心和花朵”图案),说说自己的感受。
这是一块花布,你看了感觉怎么样?这么漂亮这么美丽的花布会穿在谁的身上呢?
2、出示图2:(绘本《我妈妈》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后猜测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妈妈?
3、这是一位小朋友的妈妈,她看上去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妈妈?过渡:这个小朋友觉得自己的妈妈很棒,所以他想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他的妈妈,所以他把妈妈画在这本书里,这本书的题目就叫《我妈妈》,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结合课件,阅读、理解绘本
(一)观察阅读第一部分,理解画面内容并大胆讲述。
1、呈现四种妈妈的本领,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妈妈棒在哪儿?
2、教师小结。
3、说说这个妈妈怎么样?有这样的妈妈你们感到……?
过渡:这个妈妈啊有更棒的本领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结合自身经验尝试说说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1、园丁图片: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妈妈,她很会什么?妈妈像谁?妈妈很厉害!
2、天使图片:妈妈在干什么?为什么说妈妈像天使?你的妈妈也为你唱歌吗?什么时候?
3、狮子图片:咦!妈妈呢?你从哪里看出来?为什么要把妈妈画成狮子呢猜猜看?你的妈妈也会有时候像狮子吗?
4、蝴蝶图片:咦!这回妈妈又变成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这是妈妈?为什么要把妈妈画成蝴蝶呢?你的妈妈也像蝴蝶一样美丽吗?
5、这位妈妈有这么多的本领,所以他的宝宝觉得妈妈很棒!那小朋友你们的妈妈有没有特别棒的事情呢?
6、其实这个妈妈还有一些很棒的事情(看课件),这个妈妈真的真的很棒!
三、感受温暖的母爱
1、出示图11:不管妈妈变成什么样子,她都是我的妈妈,你们看——这个妈妈在……?这双手是谁的?她们像在……
2、最后一个画面:妈妈和宝宝紧紧拥抱在了一起,你猜宝宝在对妈妈说什么呢?妈妈又在对宝宝说什么呢?那你的妈妈爱你吗?你也爱自己的妈妈吗?
3、画画我妈妈。
(七)家长意见建议(4:25—4:35)
(八)离园教育(4:35—4:45)
1、不在大型玩具上逗留
2、不买门外三无食品
3、注意交通安全
中班6.1活动方案篇4
一、教育工作
1、了解冬天明显的特征,感知冰的特性。
2、能听信号变换速度跑。能坚持冬季户外活动,体验冬季活动的乐趣。
3、能理解并复述故事内容,能听辨语音,转述简单的事情。
4、发展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尝试用自己想的办法解决问题。
5、会用欢快跳跃的唱法表现歌曲活泼有力的情绪,体验与同伴合作对唱歌曲的快乐。
6、会选择多种材料进行粘贴活动。
7、知道自我保护,知道关心帮助他人,喜欢小动物。
8、学习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运用,练习图形分类。
9、培养幼儿观察和感受能力。
10、帮助孩子了解一些冬季保健和多发病预防常识。
11、让幼儿养成对人尊敬,有礼貌的号习惯,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12、感受冬天的特征,下雪了,和孩子一起观赏雪景,大雪仗,堆雪人。
二、卫生保健
1、每周勤给幼儿剪指甲,每月清洗一次床单。
2、孩子入园时穿戴好罩衣。
3、督促幼儿饭前、便后洗手,打香皂。(用流动水清洗)
4、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三、家园共教
1、继续做好家访、电访工作。
2、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能利用假日带孩子远足、爬山、晨炼等。
3、数学方面引导幼儿认识图形,感知学习用多种方法进行排序。
中班6.1活动方案篇5
日期:xx年12月31日上午制订:陈*
一、活动目标:
1.让孩子、家长、老师共同分享参与游戏的乐趣,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与爸爸妈妈克服困难,夺得胜利的精神。给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
3.通过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促进家园同步教育。
4、通过活动让孩子体验新年愉快、热闹的气氛。
二、活动准备:
1、提前颁发通知,请家长选择好游戏项目,安排好时间,准时参加活动。
2、各个游戏活动材料、小奖品。
3、活动前在操场画好6个赛道及各班位置图,口哨,扩音器等。
三、活动人员工作分配:
活动总负责:陈
活动主持:陈
活动材料准备:*汪唐(各班保育员协助)
管理组织各班幼儿和家长:江邢何
收发器材:*姜甘倪
家长评委:(中一)朱妈妈卢妈妈(中二)王妈妈张妈妈
(中三)刘爸爸
四、活动大致流程:
在新年音乐伴奏下,各班教师组织幼儿和家长坐于指定场地——主持人致新年词,宣布亲子游戏活动开始——组织有序开展亲子游戏,评奖——亲子游戏活动结束主持人致结束词——各班教师组织家长幼儿回各班教室领奖品和新年礼品。
五、活动过程:
1各班各班教师组织幼儿和家长坐于规定场地
2主持人致欢迎词和新年祝福词宣布活动开始
3组织有序开展亲子游戏
各个亲子游戏活动名称和玩法:
(1)欢乐一家亲
准备:每个盘子里放六颗鱼皮花生10个盘子
kl3v@]$x0玩法:孩子站在桌子一边,家长站在桌子另一边,孩子手持筷子夹花生喂给爸爸或者妈妈吃,先喂完成6颗花生的家庭为胜。
参赛幼儿:
中??
中二
中三
(2)小袋鼠运粮食
准备:海洋球若干、塑料篓12个
玩法:家长抱起孩子,孩子双手扣住家长的.脖子,双腿扣住家长的腰在起点处准备,家长从起点拿球(一次只能拿一个球)运到起点线对面筐子里,再返回,规定时间内塑料篓内球最多者为胜方。
参赛幼儿:
中??
中二
中三
(3)小猴摘果子
准备:海洋球若干,系有松紧带的垃圾桶6个,篓子6个
玩法:家长在腰间栓一个垃圾桶,当猴妈妈,站在终点线上,幼儿站在起点线上,游戏开始,听到发令后,幼儿拿起海洋球果子扔进家长的筐里,在规定时间及规定距离内扔进果子最多的为胜。
参赛幼儿:
中??
中二
中三
(4)赛龙舟
游戏玩法:以各班班级家庭组成一对,孩子拉着家长身后的衣服,家长拉着另一对家庭孩子的衣服组成一艘龙舟蹲在起点处,听口令开始,。面向前蹲下,两手分别扶住前面一个小朋友的腰,幼儿和家长同心协力蹲着前进,游戏当中,不能松手,队伍自始至终没有断队的现象,最快绕过小椅子回起点的一队为胜利。
参赛幼儿:
中??
中二
中三
(5)蒙眼障碍走
准备:6组梅花桩6个袋鼠跳袋子6组障碍椅子6组圈等障碍物起点处对面处放椅子蒙眼布6块
玩法:家长与幼儿站在起点,家长的眼睛用布蒙住,幼儿在家长前面带路,游戏开始,听到口令,孩子带领家长边通过各种障碍,边向起点对面方向走,绕过椅子后摘下蒙眼布抱起孩子再返回起点,先到起点的为胜。注意安全.
参赛幼儿:
中??
中二
中三
(6)踩泡泡
准备:场地上画个圆圈大号或中号保鲜袋若干橡皮筋若干
玩法:游戏开始前,站于场地圆圈内分别往一个保鲜袋里吹气,再用橡皮筋扎紧,再系上橡皮筋,分别套在家长脚上,家长抱着保护好孩子。
游戏开始,各个家庭开始互相追逐,家长抱着孩子设法去踩对方家长系在脚踝上的泡泡(塑料袋),最后以踩中对方,同时又不被对方踩中者为胜,游戏过程中注意保护好孩子。
参赛幼儿:
中??
中二
中三
(7)快乐木头人
准备:场地上画个圆圈
玩法:参赛家长抱好孩子,以孩子脚不落地为准,集体说儿歌“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说话”儿歌说完,家长抱好孩子并做好造型,家长和孩子控制住不动不笑不说话坚持到底的家庭为胜。请几位家长代表做猎人找出游戏中动了等违反规则的家庭退出游戏。
参赛幼儿:
中??
中二
中三
(8)游戏名称:占椅子
准备:椅子10张围成圈音乐或铃鼓
玩法:家长手抱幼儿,围着椅子站好,播放音乐,家长围着椅子按逆时针方向转,音乐停后,没有占到椅子的家庭退出游戏,然后去掉一把椅子,游戏再次进行,最后留在座位上的为胜利者。
参赛幼儿
中??
中二
中三
4亲子游戏活动结束主持人致结束词
5各班教师组织家长幼儿回各班教室领奖品和新年礼品。
六、活动结束部分教师和保育员整理摆放好亲子游戏材料
中班6.1活动方案篇6
一、主题选择的缘由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对人类的重要性,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仅仅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对科学知识的主动学习和自觉追求的精神,具备对科学的独特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水,是我们所熟悉的,是生活的必须品,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也是他们所喜欢的。幼儿喜欢水似乎是一种天性,只要有机会,有时间,他们就会嬉戏玩闹,甚至有的儿童能在自家的卫生间玩一下午的水,不难看出幼儿时多么得喜欢水。但是这些行为往往受到家长或者教师的制止,而不能尽兴。
在以往的科学课程中较多的注重是书面知识的传授,而对动手能力操作则重视不多。为了满足他们对水的好奇心,为了让他们了解对水更多的知识,我选择了本次科学活动-《神奇的水》。在本此活动中,注重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究者,从而萌发爱科学、喜欢探索身边事物的情感。
二、主题目标1、让儿童在玩玩做做中了解水的不同性质,感受水的不同形态。
2、探索与水有关的各种现象,例如沉浮现象,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探索。
3、知道水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幼儿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三、主题网络设计图
四、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教育
活动一:
(一)活动名称船儿水上漂(二)活动目标1、了解水上各种各样的船,知道船是水上行驶的交通工具。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感知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的现象。
3、引导幼儿大胆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并用语言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4、培养幼儿自信、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
(三)活动准备1、牛皮纸折的小船、纽扣、泡沫、树叶、磁铁、回形针、盛水的盆。
2、与水有关的'音响、图片、图书资料等。
3、抹布、记录纸张若干。
(四)活动过程1、自由探索、发现物体的沉浮现象(1)看图交流。
播放有关船的模型。
师:画面上都有什么?他们是什么船?这些船都是做什么用的?
(幼儿就以上问题讨论后作出相应的回答)。
(2)请幼儿出示纸船,四人一组,放进水盆里。
师:小朋友,船可以在水上漂浮,那么我们再猜猜还有什么东西能在水中漂浮。
(3)出示材料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许多东西,你们看,有些什么呀?(幼儿回答)(4)提问: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你猜会怎么样呢?并把你猜的结果记录在这张记录表中。(教师出示大记录表并讲解记录和使用方法)观察不同材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现象,并播放故事《咕咚来了》,听木瓜落在水中的声音,理解兔子为什么吓得惊慌失措。
(5)幼儿在记录表上填写猜测的结果。
(6)教师记录幼儿猜测的结果。
师:我们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请你们动手试一试,并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7)幼儿尝试,比较材料的轻重,薄厚与"沉"和"浮"的关系区别,归纳哪些材料会"沉"水中,哪些材料会"浮"水中。观察实验结果,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怎样让沉的东西浮上来,浮的东西沉下去?
(8)幼儿交流探索结果。(请个别幼儿上来讲)(9)教师操作并记录。
2、第二次探索,寻找改变物体沉浮状况的东西和方法(1)分沉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