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试图理解某个事物并将理解过程书写下来时,便完成了一篇作文的创作,作文有细致的描写,能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瞬间的美好,下面是合同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修身的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修身的作文篇1
每个孩子在自己父母眼中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希望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希望孩子一生平安幸福。但是作为父母,不管我们贫穷抑或富有,能留给孩子的物质财富有毕竟是有限的、可以丈量的,但精神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孩子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受益终生。
勤俭精神能够让人远离贪图享受,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为此,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便特别重视精神熏陶、榜样示范,教育孩子“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劝诫孩子“成由勤俭败由奢”。孩子爷爷奶奶便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们凭借这种精神走出农村扎根城市,将四个儿女先后送入大学深造,两个儿子获得博士学位并留学美国,如今二老年事已高,虽然物质富足,但仍然每天严于律己,勤俭持家。
“勤以修身”,是希望孩子学会基本的生存技能。“成功来自勤奋”,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世界上没有天才,只要你真正勤奋努力,就一定会得到理想的硕果。”我家老大一年级时做数学题速度很慢,准确率也不是很高,我经常“自我牺牲,自我黑化”,以“笨鸟先飞”的数学学习经历鼓励孩子每天自觉完成口算天天练并且主动挑战“聪明小屋”,现在老大数学学的越来越好,每天都能主动、自觉、快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老大说她的梦想是做一个医生,我们便趁势引导“古今中外,有多少科学有发明家医学家凭着自己的勤奋,取得巨大的成就的”,孩子偶尔是会有惰性的,每当此时理想教育配合率先垂范总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俭以养德”是对孩子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的锤炼。有人说“穷养儿,富养女”,我们不以为然,真正的富足应该是精神的富足而不是物质的一味满足,一个懂得节俭的人才能真正体会生活的个中真意,才能有勇气面对生活的种种境遇。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坚持“富脑袋,俭生活”的原则,只要是孩子喜欢学的、感兴趣的我们都尽量满足,比如电子琴、竖笛、画画和读书,但是生活中崇尚节俭,经常以爷爷奶奶的光荣传统教育孩子衣着用度一切从简,不盲目攀比。
修身的作文篇2
小时候,老师、父母教我们,要我们做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好孩子。我们本着单纯的心将这些话奉若圣谕,不敢违背。那时,我们的的确确是好孩子。因为,我们还不懂什么叫现实。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认识并认清了社会。老师教我们要见义勇为,而社会告诉我们那是要付出流血的代价;老师教我们要勇于承认错误,而社会对我们说,说谎可以逃避惩罚!
我们很迷茫,真理与现实,我们该如何取舍?于是,我们彷徨,彷徨,却变成了荒唐。从原来品德良好的学生变得不那么好了,我们很少有到违法乱纪的程度。但我们放荡,我们猖狂,一切随心所欲,是那样不羁。忠、孝、礼、仁、诚、信都被迷茫的风吹的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不是枉堪十载读圣贤吗?
是的,在刚刚与社会接轨的高中,我们很需要修身。修身,是一本厚厚的辞典,有可能,我们花一辈子,也翻不远它。它智慧,它高雅,它脱俗,但是它很矛盾。因为它是伴随着人与己的利益冲突、喜好与品德的抗衡。
人总是有各种喜好,有时难免喜好会有些“出格”,或者说我们的某些习惯与美德相对,这时,我们便难以取舍,到底是取德,还是取“乐”呢?两者难道就不可兼得?
诚然,“乐”与德是如鱼与熊掌一样不可兼得。品德高尚的人,无法随心所欲,得其之乐,通常都是古己为人,禁了一切私利之欲。而那些逍遥快乐的人,有可能会留下不好的名声。得乐而失德。,也只是一时快乐,当背着恶名遭人唾弃时,乐从何来?所以,最终还是要德的。而德从何来?德从修身。
那怎么修身呢?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社会虽然现实,虽然黑暗,虽然龌龊,但没有人会否定德的真善美,有德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有才有德是极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纵使我们无力成才,却修了一身美德,在今后,我们也能成功,也能扬名利万!
高中三年,我们不能浑浑噩噩的过,我们如果不适合学习,我们可以修德。一种美德,一种成功,多一种美德,多一份收获。让我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致力修身,站在美德的高峰上伫足远望吧!
修身的作文篇3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幼在我心中牢牢扎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领略古诗词的魅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月夜思乡的情景历历在目。“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该是怎样开朗、达观的情?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不但有大量优美的诗词,展示着语言的魅力,还有很多经典著作。比如《三字经》《千字文》,其内容简短精炼,寓意深刻,包罗万象。“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趁着年少要好好学习,加强锻炼,将来才能有所作为。“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提醒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身边处处都能获得知识。这些经典经过历史的检验,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像一盏灯一样,给我们指引着方向。
您读过名著吗?就说读完西游记之后吧,我想成为“齐天大圣”孙悟空,能识妖降魔,辨善恶,为保唐僧而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也曾为唐僧软弱无能而气愤。但当我听《大唐西域》之后,才知道历史上真正的唐僧是一个博学、有主见、雷厉风行,为理想和信念,坚定不移的高僧。他不但加强大唐和印度的文化交流,而且对印度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我改变对唐僧看法的同时,使我对大唐和印度当时的社会制度和习俗有一定的解,也让我明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发展不如人意,是否与古印度人不记历史、不学历史有关呢?不懂历史就没有借鉴,就容易走回头路,发展肯定会放慢脚步!这让我想到我们自己,人不可太自负,有错误一定要承认,要记住,知错就改,学习别人的长处,吸取前人的教训,才能不断进步。
看完三国,我想成为诸葛亮,像他一样的足智多谋,能识天气,看地理。可像他那样聪明的人,既不能挽救一个国家,也不能成全他个人,为什么?看来,这与三国时期各个诸侯之间的争权夺利,没有共同的目标有关,这样既伤害百姓,自己也无法成功。这让我庆幸出生在新中国,新中国是以国家统一为目标,没有战争,我们丰衣足食,有明亮的教室。有和蔼的老师,有和谐幸福的家庭。可是,朋友们,在我们享受这一切的时候,也要想到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国学,它教我们明事理,辩是非,少走弯路,增加修养,提高素质。
修身的作文篇4
包容,有时像一座沟通的桥梁,它能使不同语言的人走到一起;包容,有时也像一把钥匙,它使人们更轻易地打开幸福之门;包容,有时能代表一种文明,它使人们懂得相互谦让。
古代战乱年代,有时因为语言互不通,有时为了争抢有限的食物,有时是为了扩张领地。可战争如同一位地狱的恶魔,凡它到达之处无不寸草不生,它的到来总是累及无辜的百姓,也总意味着破坏,甚至是死亡,可谓百害而无一利。而事实上,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他们学会沟通,懂得合作,懂得生命的可贵,如果他们懂得包容……
相似的,当下的教育也存在不包容的现象,我在这说的主要是家庭教育。有人说,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打一顿再说”。比如一些家长,在孩子犯错后就用暴力冒充、代替教育,并且义正言辞地声称自己的方式是对的,他们其实从未了解事情的经过,也从未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也更不懂得包容稚嫩孩子那些纯真的想法,反而是在长期的暴力中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甚至造成孩子人格的缺陷,使他们心理扭曲、缺乏安全感、丧失自信。长期的严厉会压制孩子的许多想法,但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想法,这也就是许多孩子在家里十分懂事而在学校却经常惹事的原因。家长真了解自己的孩子之后总会十分吃惊,却不知这一切主要还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误。反言之,如果家长在孩子犯错时,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孩子长大之后也会更容易懂得包容和理解。当然,包容并不等同于放纵。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间万物,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包容像一个容器,既然是容器就是有极限的,水满则溢。所以我们要懂得使用这个容器,在懂得包容的同时也不忘把握分寸。过分的包容是溺爱、放纵,就像太阳能带给我们温暖,但如果太阳光太强就对眼睛和皮肤造成伤害一样。
很多时候,包容别人也是包容自己。懂得包容别人的人往往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宽广的人生格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容纳不同的意见,我们能飞得更高,走的更远。
修身的作文篇5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艰苦奋斗史一种迎难而上、坚韧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它是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作为一名初中生,艰苦奋斗应成为我们约束自己的原则。
为寻找大油田,当年的王进喜的他的战友们,怀着一颗火热的心,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奔赴茫茫荒原,用革命加拼命的劲头,向地层深处夺油!数万名石油大军集结到这亘古荒原,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王进喜带领战士们,人拉肩扛运钻机,破冰端水保开钻,跳进泥浆池制服井喷……以他47岁的短暂人生历程,在其平凡的石油钻井岗位上,创造了震古烁今的辉煌业绩和伟大的“铁人精神”。
作为新一代青少年,我们要在思想上树立乐观进取,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意识,克服畏难,懒惰的思想。在学习上努力学习,刻苦勤奋,勤于思考,善于创新,不畏难题,勇于实践。在生活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追求时尚,不讲究名牌,不与同学攀比,将零用钱用在关键的地方。
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更应该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做风,在竞争中学会迎难而上,在逆境在学会坚持不懈、寻求生存发展的空间,抵制一切外来的诱惑,争做一名与时俱进的优秀学生。
相隔10年后来到山东,还穿着那件冬装。一件羽绒服穿了10年,总理这样的行为,感动了很多人。在许多理性而且富有责任感的人心目中,不仅是感动而且是感激,总理在守护着一种优秀的'传统和品质。那不就是勤俭节约的品质吗?
“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青少年难以担当重任。青年要干成一番大事,就必须不畏艰难,矢志奋斗”
一位经济学家说:“你省下一元钱,大于你赚进的一元钱,其实简朴的人生也是富裕的人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志,则国志。青少年们,让我们用激情为祖国美好的未来,为祖国进一步的发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修身的作文篇6
我说成功的关键在于“修身”。
诺曼底登陆是成功的。不少人说这只不过是一次冒险的全胜。其实则不然。是艾森豪威尔将军在危机之中看到了生机。登陆的前几天,盟军遇到了五六十年才一遇到的坏天气,可豪威尔将军并没有害怕危机,而是在其中寻找生机,最终利用天气预报的高科技手段,找到了“生机”,实施了自己的计划,得到了巨大成功的登陆计划。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是成功的,而它的作者更是成功的。不顾疾病的折磨,在病榻上与苦难作斗争,以不屈的意志写出了一部千古巨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通往直前。同样的还有《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一贫如洗的家境并没有让他倒下,多次身陷囹圄他也处之泰然,不论外界环境怎样改变,他只是踩着自己的步伐调前进着,日积月累,最终完成了这部巨作,将堂吉诃德这一形象坚立于人们心中。
长征之中的毛主席是成功的,面对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艰苦处境,他并没有低头。在拼搏中保持着一颗平常心。打了败仗也不垂头丧气,打了胜仗也不骄傲自满。沉着冷静,带领着中国红军一步步走向胜利。创造了辉煌。
历史的长河中,这些成功的事迹犹如河底的金沙,不胜列举。他们的成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以“修身”获得成功。他们似乎无一例外,都好像懂得上帝对“赢“的见解,最终通过修身获得成功。
“修身、养性、齐家、平天下。"
成功的关键在天修身,修身是指一个人对自身品行素质的培养,光有满腔的热情是不够的,光有空泛的理想也是不够的,要想成功,应从修身做起。试想如果一个人有了紧迫的危机感,有了日积月累的耐心,有了敢于宣传自己的勇气,有了不屈的意志与一颗平常心,他怎么会不成功?成功岂不是“手到擒来”?
修身养性,赢在天下!
修身的作文篇7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该做怎样的人呢,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其核心为“德”,发之于心而表现为行为即为“礼仪”。 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表现在具体的生活与学习中,就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诚挚关怀,是见到师长时的一声亲切问候"您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
做文明之人,就要学会待人处事的礼仪,用文明语,做文明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说是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周人制作礼乐,隆礼重仪,确立了以“德”为先的价值原则。在后世这些基本的价值观得到了展开,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形成了儒道法等各种流派道德理论思想融合而成博大精深、系统完备的中国传统文化。仁爱孝悌、精忠爱国、勤俭诚信、见利思义、谦和好礼等,这些美德成为中国民族民族性格的一部分,而世代相传,在今天依然发出绚烂夺目的时代光彩。"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明修行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最精明的头脑,最高深的学问都重要。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良好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
可见,文明的行为,得体的礼仪,对一个人的成功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当然,文明修行的'益处还体现在其他方方面面,集体的发展、国家的兴衰等等都离不开文明的行为、规范的礼仪。
文明,是人类进取的风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造就了一个文明的国家;礼仪,是人类生活最起码的道德。学校是播种文明、承载礼仪的沃土,一所学校的文明程度更是学校师生道德风尚,精神面貌的最具体的反映。最为一名邗中学子,我们更应该牢记这份责任,为自己为学校谱写文明礼仪的新篇章!